游戏百科

全球唯一的核动力轰炸机,能绕地球飞10圈,美国也不敢击落

一架无需降落加油的轰炸机,像不知疲倦的燕子持续翱翔,足以绕地球飞行十圈。这并非科幻小说,而是冷战时期苏联真实打造的图-1

一架无需降落加油的轰炸机,像不知疲倦的燕子持续翱翔,足以绕地球飞行十圈。这并非科幻小说,而是冷战时期苏联真实打造的图-119核动力轰炸机——人类航空史上最大胆的尝试之一,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的核动力轰炸机。

1950年代,美苏争霸进入白热化。双方都在思考:如何让战略轰炸机实现全球到达、无限巡航?核动力引擎成为答案。美国率先启动“飞机核能推进计划”,苏联得知后立即跟进。在这场关乎国家尊严的科技竞赛中,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接下了这个近乎疯狂的任务。

他们以图-95“熊”式战略轰炸机为蓝本,将传统的涡桨发动机与核反应堆结合。经过多年秘密研发,一架机首喷涂着鲜红五星、尾部拖着特殊防护装置的巨型飞机诞生了,这就是图-119,代号“燕子”。

图-119最革命性的设计,是在机身后部安装了一台小型核反应堆。它不直接驱动螺旋桨,而是通过加热空气推动涡轮运转。这种设计避免了核辐射对机组的直接伤害,也减少了核泄漏风险。

为保护机组人员,驾驶舱被包裹在厚重的铅板和复合防护层中,重量就达数吨。尽管防护严密,试飞员们仍需承受心理上的巨大压力——他们清楚自己正坐在一个飞行的核反应堆上。在已知的数十次试飞中,图-119始终携带着启动的核反应堆,这本身就是航空工程的壮举。

图-119最令人畏惧的,并非其搭载的核武器,而是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放射源。一旦被击落,无论是坠毁在美国本土还是海洋,都将造成灾难性的核污染。这种“移动切尔诺贝利”的特性,使其成为真正“不可击落”的目标。

军事专家分析,一旦图-119投入实战,它可以在美国海岸线外持续巡逻数周,成为无法驱离的战略威慑力量。这种持续的核压力,正是冷战时期“相互确保毁灭”理论的终极体现。

然而,核动力飞机构想最终未能实现。技术瓶颈首当其冲:尽管防护严密,机组人员仍受到辐射影响;一旦发生坠机,相当于在坠落地点引爆一颗“脏弹”;维护成本更是天文数字。

与此同时,洲际弹道导弹技术的成熟,让造价昂贵、风险极高的核动力轰炸机显得不再必要。1960年代末,苏联停止了图-119的后续研发,这架独一无二的核动力轰炸机永远停在了试验阶段。

如今,静静停放在莫斯科郊外航空博物馆的图-119,已成为冷战最生动的注脚。它代表了人类对技术极限的挑战,也提醒着我们核时代曾多么接近疯狂的边缘。这架“永不疲惫的燕子”虽未真正展翅全球,却在航空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