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孙权为何背刺盟友,不打曹操的广陵,要打关羽的荆州

三国时期,关羽发动襄樊战役之际,曹操撤掉了合肥、广陵方向的大军,去增援曹仁。此时,孙权出现了两个选择,北伐还是西征。这个

三国时期,关羽发动襄樊战役之际,曹操撤掉了合肥、广陵方向的大军,去增援曹仁。

此时,孙权出现了两个选择,北伐还是西征。

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孙权为何放弃向北攻打曹魏,选择向西背刺盟友?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一)避强攻弱

广陵地处曹操的势力范围,曹军实力雄厚,防线坚固。

广陵地势平坦,比较适合骑兵作战,而东吴的强项在于水战。

如果贸然进攻,不仅胜算不大,还可能损失惨重。

即便打下,也很难守住。

高风险,低收益。

相比之下,荆州的情况则相对简单。

关羽当时后方薄弱,且荆州原本就有部分是孙权借给刘备的,攻打难度相对容易。

拿下荆州后,不仅能扩充地盘,还能增强实力,显然是最优解。

投资少,见效快。

(二)利益至上

孙权与刘备虽为盟友,但关系并不稳固。

刘备借荆州不还,让孙权心生不满。

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孙权认为,靠自己夺回荆州,既能壮大自身实力,又能削弱刘备,还能出口恶气。

爽!

(三)战略要地

荆州地处中央地带,是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战略意义极其重大。

掌控荆州就能占据战略主动,进可攻,退可守。

对东吴而言,荆州重要性远超广陵,广陵如同鸡肋,毫无意义。

孙权咨询了吕蒙,吕蒙也是同样意见。

孙十万就下定了决心,要夺取荆州。

总结

孙权背刺盟友刘备,是出于战略、利益和地缘政治的综合考量。

他希望通过夺回荆州,实现自身战略目标、利益的最大化。

孙权的小算盘:削弱曹魏,也不能让蜀汉壮大,需要保持三角平衡。

至于对兴复汉室有什么影响,孙权压根没有考虑(孙权说,我又不去争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