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安徽有个地方叫徽州,后来改成了黄山市,为的是吸引游客,可改了之后,大家只记得黄山这座山,忘了徽商,忘了徽派房子,忘了徽墨,连安徽这名字,一半是打徽州来的,这么一改,等于把自家的老根给砍了。

那边张家界原来叫大庸市,名字普通,很多人不清楚在哪儿,1994年改叫张家界,直接跟国家森林公园挂上钩,这地方1982年就立了牌,1992年又进了世界遗产名录,改名之后游客从几十万涨到上千万,全国人都知道武陵源就是张家界。

九寨沟以前叫南坪县,老名字没人记得住,1998年改名叫九寨沟,因为景区就叫这个名,九个村子,一条沟,水特别清亮,1975年有人写文章提到它,1992年成了世界遗产,改名之后,它从深山里没人知道的地方,慢慢变成大家都要去走一走的地方。
香格里拉以前叫中甸,藏语意思是吉祥如意,2001年改了名,是因为一本外国小说叫《消失的地平线》,书里说有个地方叫香格里拉,像世外桃源,很多人喜欢看,云南政府就决定说这儿就是那个地方,找专家说了几句,媒体一传,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有个香格里拉。

这三个地方改名能成,是因为改的都是有故事的名字,张家界是山川奇景,九寨沟是水色风光,香格里拉是人心里的远方,它们没随便换个词,而是把地名变成了大家心里能摸得着的东西。

徽州不一样,它为了一座山改了名,结果把整个文化给丢了,徽州不是个地名那么简单,它是安徽人吃饭、唱戏、刻木头的根,改了名,外人只晓得爬山,没人记得徽菜的味道,徽剧的调子,徽雕的手艺,文化没了,人也就不认自己是从哪儿来的了。
改名这事,得看时候,这三座城市都是九十年代末到二〇〇一年改的,那时候旅游刚起来,世界遗产那股风也吹到了中国,外国人特别爱打听那些神秘的地方,地方政府反应快,正好赶上了这波势头。
名字好不好,关键看能不能讲出故事,香格里拉能讲小说,九寨沟能讲水,张家界能讲山,徽州讲的是历史,改了名就没人愿听了,驻马店、石家庄这些名字听着土,可用久了大家就认了,改也改不动。

现在还有人想把黄山市改回徽州,2024年政协提过,说可以先恢复徽州区试试,可到现在也没动静,《长安三万里》火了之后,不少人开始留意地名背后的事,抖音上“寻访消失的地名”这个话题,播放量已经超了二十亿。
德国的柯尼斯堡改成了加里宁格勒,日本的江户变成了东京,都是因为政权换了才改名,中国的改名不一样,多数是为赚钱,为吸引游客,这是咱们独有的事,也是现实和文化之间一直在拉扯的地方。
三座城市改了名字就翻身了,一座城市改了名字就丢了根,名字能换,可骨子里的东西换不了,改对了能带火,改错了就真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