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市横上村古槐初冬的午后,阳光懒懒地洒在华阴市横上村。村中那棵古槐,虬枝盘曲,树影斑驳,仿佛一位沉默的智者,用千年的年

华阴市横上村古槐 初冬的午后,阳光懒懒地洒在华阴市横上村。村中那棵古槐,虬枝盘曲,树影斑驳,仿佛一位沉默的智者,用千年的年轮,记录着这片土地的沧桑与变迁。 73岁的张淑芳从家里取出扫把,佝偻着腰,一下一下地清扫着门口古槐的落叶。扫完地,她检查了一下古槐旁的砖护栏,又蹲下身,用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拨弄树干下摆放的六七盆盆栽,给它们松土。自从50年前嫁到横上村,这棵古树便成了她最忠实的陪伴者。夏天在树荫下纳凉,冬天在树旁晒太阳,和邻居唠唠家常,日子就这样在树叶的沙沙声中,过得平静而坦然。 “这树比前些年长得旺,枝枝杈杈都透着精神。”张淑芳用手掌轻轻拍打树干,仰起头,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她脸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她嘴角微微上扬,眼里闪着光,像是看到了一个老朋友。 眼前这棵古槐的树干约有两人合抱那样粗,树冠向四面伸展,东南、东北两枝更长更粗壮,树梢向上翘起。树干的红色铭牌显示古槐树龄为1247年,保护级别为特级。 据华阴市罗敷镇横阵村村党委副书记白亚团介绍,下辖的横上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自然村,最早名为“横阵堡”。村子四周曾建有城墙,边长约百余米,古槐树就挺立在城中央,见证着村落的兴衰。后来,因古槐得名,树北侧的东西向巷子被村民称为“槐树巷”。随着时代变迁,城墙内的狭小空间已无法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许多人陆续迁至城外居住。如今,城墙的轮廓大多湮没在岁月中,仅剩西北边和东北边两段残垣,诉说着往昔的荣光。 “我们村的古横阵遗址是国家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村子产业主要是华阴市山生源农产品加工厂和横通物流租赁,再就是传统产业,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有花椒、核桃、红薯,不少村民外出打工或做小吃生意。”白亚团说。 81岁的薛秀莲住在古槐的东南侧。提起古树,老人也有话说。“这槐树离村民的房屋很近,很多年前有两枝倒(断)了,神奇的是,树枝刚好横在路中央,既没伤到人,也没压坏房子。”薛秀莲回忆,让人后怕的是,有人曾不慎引燃了古树,险些酿成大祸,好在村民及时发现,合力扑灭了火苗。也曾有商人出高价想买走这棵树,但村委会和村民不同意,商人最终未能如愿。村民对古槐心怀敬畏,逢年过节还会在此祈求平安。 年轮一圈圈增长,古槐静默如初。它不仅是横上村的地理坐标,更是村民心中的精神图腾。千年时光里,它看惯了人来人往,听遍了悲欢离合,见证了生活的日新月异,始终以枝繁叶茂的姿态,守护着这片土地,生生不息。(来源:渭南日报 记者 白冰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