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美军不宣而战;特朗普被联手逼宫;泽连斯基或提前下台

兜兜转转,特朗普终究还是回到了原点。谁也没想到,前脚还在威胁要对俄罗斯扩大制裁的特朗普,后脚就针对起了乌克兰。根据白宫人

兜兜转转,特朗普终究还是回到了原点。谁也没想到,前脚还在威胁要对俄罗斯扩大制裁的特朗普,后脚就针对起了乌克兰。根据白宫人员透露的消息,很快,关于如何结束俄乌冲突的协议,可能在“本月底甚至是本周内”得到各方势力的同意。

让泽连斯基倒吸一口凉气的是,美国提出的这份协议,是以牺牲乌克兰利益为前提的。按照特朗普的要求,乌克兰需要接受美国承认俄罗斯占领整个顿巴斯,以及克里米亚入俄。毫无疑问,这不是基辅能接受的结果。

就在特朗普致力于极限施压乌克兰、俄军在战场上乘胜追击之际,世界局势出现了新的变数。至少有四件事值得注意。

第一件事,中东又打起来了,美军不宣而战。根据美国军方的表态,在叙利亚,美军实施了针对极端组织IS的军事行动,打死了至少5人、逮捕了19人。为了打击IS,美军前后发起了至少22次军事行动。

需要注意的是,叙利亚也展开了针对IS 的行动。

几个月前,特朗普突然宣布,美国无条件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此事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迹象表明,特朗普试图将叙利亚当成维护美国利益的棋子。

无论白宫之主是谁,特朗普也好,拜登也罢,这些年来,美国从未停止在叙利亚打击IS。对美国而言,隔三岔五就谋划袭击美军、报复美国的IS,是不得不消灭的心腹大患。与美国持类似态度的,还有俄罗斯与土耳其。

不可否认,在“斩首IS头目”与“打击反美武装”这两件事上,美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就目前看,随着叙利亚局势变天,IS很可能会趁机卷土重来,这也是特朗普拉拢叙利亚的原因之一。特朗普的态度很明确:在打击IS这件事上,叙利亚必须配合美国。

五角大楼曾证实,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海地遭到了突然袭击,开火的是海地帮派势力。

如何确保美军、美国公民、美国外交人员与美国本土的安全,怎样防止悲剧重演,是特朗普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第二件事,特朗普被联手逼宫。最新民调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已创下重返白宫以来的历史新低,来到了38%。大部分美国民众认为,在缓解美国通胀、控制生活成本的问题上,白宫没有取得令人认可的成就。

面对不断到来的难题,特朗普似乎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随着国会通过要求公开爱泼斯坦案文件的法案,以及美国通胀率持续居高不下,特朗普承受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特朗普无力改变现状,不久后,民主党人会赢得中期选举,这意味着特朗普将受到来自国会的掣肘。

施压特朗普的,不只有美国民众,还有拜登等民主党人以及格林等共和党议员。目前的情况是这样的:无论是对待乌克兰的态度,还是刚愎自用、肆意发起关税战,以及迟迟没有兑现“公布爱泼斯坦案文件”的承诺,特朗普的所作所为,彻底激怒了一部分原本力挺他的忠诚支持者,其中包括MAGA阵营的元老,比如格林。

换句话说,特朗普现在要做的,不只是与民主党人过招,还要防止自家后院起火。为了给2028年美国大选做准备,MAGA阵营肯定会提前布局,共和党人也会为一切意外做好准备。

是及时醒悟做出改变,还是继续肆意妄为、在一条错误的路上走到底,特朗普该三思了。

第三件事,乌克兰爆发混乱,泽连斯基或被迫下台。因为乌克兰传出贪腐丑闻、泽连斯基的心腹在被逮捕前紧急出国等原因,基辅爆发了“要求泽连斯基下台”的抗议游行。一心想给泽连斯基制造麻烦的乌克兰反对派,也加大了施压泽连斯基的力度。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结果:乌克兰民众开始怀疑泽连斯基的同时,俄军在猛烈进攻波克罗夫斯克等军事重镇,开始对基辅感到心寒的法国,明确要求乌克兰必须毫不妥协地打击贪腐。为避免局势走向失控,泽连斯基只好亲赴前线,以给乌军提升士气,以及前往欧洲与中东,以寻求获取更多支持。

虽然马克龙热情招待了泽连斯基,法国与乌克兰签署了新的协议,但英国等北约成员国,并未像法国那样对泽连斯基表示欢迎。

就这样,泽连斯基在欧洲碰了一鼻子灰。

为了迫使基辅支持美国提出的停战协议,特朗普可能会不按常理出招,即让一个更听话的人成为乌克兰总统。欧盟也有可能会趁机削弱泽连斯基,然后让乌克兰继续充当欧盟对抗俄军的马前卒。

泽连斯基选择了一边用实际行动证实自己,给乌克兰民众一个交代,比如将乌克兰司法部与能源部长解职,一边给美欧递交投名状,比如准备与美国展开新的谈判。

至于等待泽连斯基的是被盟友们抛弃,还是安然无恙,暂时还是未知数,这需要看后续事件如何发展。

第四件事,终于醒悟了?法国拒绝替美国利益买单。马克龙在11月18日表示,“欧洲优先”需要成为欧洲的指导原则。马克龙认为,欧洲不能当美国科技巨头的附庸,在美欧关系出现裂痕的当下,欧洲更不能过度依赖美国。

除了呼吁欧洲推行“欧洲优先”,马克龙还试图打造欧盟联军,好让欧盟在军事领域更好地摆脱美国束缚。但在这件事上,德国与法国曾多次产生分歧。

让马克龙长舒一口气的是,随着默茨执掌德国,德国对俄罗斯的态度变得更强硬了。默茨已宣布,乌克兰将获得远程导弹。

那么问题来了:一旦乌克兰使用德国提供的导弹袭击俄罗斯本土,普京该怎么做?

在不久的将来,世界没准会看到法德率领欧盟军援乌克兰,这意味着战争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稍有不慎,俄罗斯与北约就会爆发军事冲突,显然,这不是特朗普想看到的结果。

最后,不管怎样,还是呼吁俄乌尽快展开谈判,美国与北约也别在一旁煽风点火了。

战争只会给人类带去痛苦,世界是时候结束这场战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