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芯片时,如果只联想到游戏电脑或智能手机,那视野未免过于局限。在当今的科研、工业与制造业体系中,算力已成为核心生产力,芯片性能的强弱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在高端制造领域的竞争力。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去年进口的集成电路数量高达5492亿片,相当于人均新增389片,总进口额达到3856亿美元。而这些资金,大部分流入了全球顶尖的芯片企业囊中。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盘点全球十大芯片巨头,看看什么是真正驱动现代科技的引擎。
1.英伟达(美国)
2025年第二季度,英伟达实现营收467亿美元,不仅是行业领先,更是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公司,其体量已相当于日本一年的GDP。

2.三星电子半导体(韩国)
第二季度半导体业务营收达190.9亿美元。尽管有人认为三星手机业务增长放缓,但事实上,其第二季度手机出货量达5750万台,仍居全球首位。而三星真正的利润来源,是遍布全球市场的存储芯片。
3.SK海力士(韩国)
第二季度营收为161亿美元,利润率超过40%。作为英伟达、苹果等企业的内存供应商,海力士已在今年第一季度超越三星,成为全球最大存储芯片厂商。其成功得益于12层堆叠HBM3芯片的大规模量产,这一工艺的复杂度不亚于先进制程芯片的制造,而代工方仍是台积电。

4.博通(美国)
博通是全球通信芯片领域的领军者,市值高达1.548万亿美元,相当于山东省一年的GDP或5.5个贵州茅台。第二季度总营收150亿美元,其中半导体部门贡献了84.08亿美元。
5.英特尔(美国)
第二季度营收129亿美元,其中79亿美元来自传统PC业务,而数据中心与AI业务仅贡献39亿美元,远落后于竞争对手。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英特尔甚至出现了芯片业务的亏损。

6.高通(美国)
第二季度营收108亿美元,手机芯片业务贡献超过60亿美元,车载芯片贡献9亿美元,其余来自物联网芯片。这家在PC时代低调、5G时代称雄的企业,如今正强势布局物联网领域。
7.美光科技(美国)
作为全球第三大存储芯片制造商,第二季度营收为80.5亿美元。在英伟达高端显卡中,常可见到美光提供的高带宽存储器。
8.AMD(美国)
第二季度营收77亿美元,毛利率超过50%。与英特尔不同,AMD在数据中心、PC和AI处理器三大领域齐头并进,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9.联发科(中国)
第二季度营收49.2亿美元。在中国手机品牌崛起的过程中,联发科功不可没。尽管其利润规模不及部分同行,但创新能力远超一般组装企业。
10.德州仪器(美国)
这家成立于1930年的半导体巨头,早在1950年代就推出了全球首款商用硅晶体管。第二季度营收为44.48亿美元,至今仍是全球最大的模拟半导体和数字信号处理器制造商。
此外,英飞凌、索尼半导体、东芝半导体、安森美等企业也在芯片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许多人认为美国制造业正在衰退,但事实上,尽管美国品牌的手机、电脑在减少,美国企业仍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十大芯片巨头中,七家来自美国,其余三家也与其有紧密联系。从通信芯片、存储芯片到逻辑芯片,再到光刻机制造,核心技术仍掌握在美国科技巨头手中。
第二季度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突破1800亿美元,其中前十强企业占据了81%的份额。这也解释了为何美国限制EUV光刻机对华出口,而中国则不惜代价推动半导体产业自主化。这不仅是关于几张显卡或几部手机的利润之争,更是在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之际,一场围绕芯片算力的全球竞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