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的室内写真,大多以居家场景为主,风格上稍显多样;棚拍场景则偏少,主要以性感风或商业拍摄为主。这两种形态却都逐渐呈现出一种难以忽视的公式化。这类公式化的室内写真,未来会逐渐没落。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源于趋势——大众审美正在发生变革。

回想一下,对于80、90后的兄弟们来说,接触写真的渠道无非是杂志、海报或挂历。那些精心设计的室内写真,无论是居家少女还是棚拍性感,成为了许多人审美的启蒙。在那个信息相对匮乏的年代,这些照片满足了我们对“美”的想象。只要有漂亮的模特、专业的打光和精致的妆容,即使构图和动作再公式化,也依然值得欣赏。

然而,00后的兄弟们从一开始接触的就是互联网时代。他们成长于社交媒体和短视频的海洋中,看惯了各种真实瞬间和生活化内容。

对这一代人来说,那些过于精致、明显摆拍、像交作业一样的写真风格,已经越来越难以引起共鸣。他们更倾向于那些捕捉真实瞬间、带有生活气息的图像,即使这些图像在技术上并不完美。大家可以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清晰地看到这一变化。一组修图精良、光线完美、穿着时尚的写真集,其人气可能远不如某个女生随手一张自然的生活自拍,或是路人第三视角捕捉的未修图照片。

这种审美取向的转变绝非偶然。在过度修饰、精心策划的内容泛滥的今天,人们开始渴望真实、自然、不做作的内容,渴望看到照片背后真实的人,而非被完美包装的形象。

公式化写真的根本问题,除了不够真实外,更重要的是缺乏情绪价值。当我们浏览一组写真时,如果只能看到模特的身材、穿搭和颜值,而感受不到任何情感共鸣或故事性,那么这些图像很难在我们心中留下痕迹。

比如本期的这些照片,我们能看到模特身材很棒、穿得很美、颜值也不错,但除此之外,几乎感受不到任何情绪价值——没有喜悦、没有忧郁、没有沉思、没有活力,甚至没有一丝生活的痕迹。结果就是,看完就忘了。公式化的室内写真正如过去的影楼艺术照一样,终将在审美变迁的洪流中逐渐失去主流地位。这不是技术的退步,而是审美进阶的必然——当我们看够了千篇一律的完美,终将回归到那些真实、生动、有温度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