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你的腰,才是身体的“承重墙”!3种“求救信号”,这一种易被忽视

腰没有毛病的时候,咱们通常不太会留意它,可一旦它感觉不适,不管站着、坐着还是躺着都会不舒坦,做任何事情都不称心。古人云“

腰没有毛病的时候,咱们通常不太会留意它,可一旦它感觉不适,不管站着、坐着还是躺着都会不舒坦,做任何事情都不称心。古人云“腰乃肾之府”,意思是腰是身体的“主心骨”,肾的精气都汇聚在这,主心骨要是出状况,全身自然就轻易出现不适,今天,木子跟大家分享一下平常该怎么养护咱们的腰。

腰部感觉不适,其缘由各有不同,你来体会一番,你的状况更趋近于哪一种?

一、仿佛突然被抻了一下,或是急性扭伤,亦或是肌肉疲劳

这种情况常常来得很突然,像是搬重物时闪了一下,又或者转身太快,这实际上就是局部的气血一下子被堵塞了,老祖宗所说的“不通则痛”,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形。

可以试试下面这些方法

弯起胳膊,肘横纹往下大概三指的地方是手三里,左边腰疼就按右边,右边疼就按左边,一边按一边慢慢活动腰部,慢慢揉开。

拍委中穴,即膝盖正后面那个窝的中间位置,老话说:“腰背委中求”,以手掌拍此处至微微发热,使气血通畅。

找寻阿是穴,即身上较为疼痛的那个点,以拇指轻轻按揉,力度达到有酸胀之感便可。

温和伸展金刚趴

跪坐后缓缓坐到脚后跟上,身体自然向前趴下,肚子贴着大腿,额头轻触地面,手臂放松,深呼吸数次,你会发觉后背的筋络逐渐舒展,我常常做这个姿势,做完整个后背都会轻松许多。

二、当精力不足时,常想要倚靠一下,此乃肾气亏虚之状

这种疼痛是慢性的,腰部感觉又酸又没力气,劳累时更为显著,休息片刻能够疏解,或还会出现膝盖发软、手脚偏凉的情况,这大多是在提示我们,身体的根本所在,肾气有些不足了,需要好好地进行调养。

建议这样来补养

搓热肾俞穴,其位置在后腰与裤带差不多高之处,脊柱两边两指宽的位置,双手搓热后,快速来回摩擦,直至皮肤发热,有暖意透入。

脚内踝后面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是太溪穴,它是肾经的源头,每天揉上三五分钟,有酸酸胀胀的感觉便好,我常常是泡完脚后按一会儿,如此睡觉也更踏实些。

传统的动作里,八 段 锦中的“两手攀足固肾腰”,是手臂向上伸展开,接着俯身向前,轻柔地拉伸脊柱以及腿后面的经络,使腰肾部位的气血活跃起来,不需要够到脚面,关键是感受舒展的过程。

三、像阴雨天裹着凉毛巾,寒湿或气血瘀滞

这种痛的位置较为固定,有时会感觉发冷,用温热之物敷一敷会稍感舒适,有时又似被小针扎,夜间或更为明显,此通常为寒湿停于腰间,或气血有阻滞。

此等状况,关键在于驱散寒湿,使气血得以通畅,可以尝试:

搓八髎区,即骶骨上面的那片区域,用手掌横向快速来回搓动,直至搓到有发热的感觉为止,那股暖和的感觉也能传递到小腹,助力下半身血液循环。

按揉血海,其在于膝盖内侧上方三指宽之处,便可知其与血液相关,可疏解如针扎般的疼痛。

以40度左右的热水泡脚,水需没过脚踝,还可加几片生姜,泡至身体微微发热、出些汗便可,如此能渐渐将体内的寒湿排出。

四、日常养成若干良好习惯,对腰部的养护至关重要

闲暇休息之时,可同时按揉双手的合谷与双脚的太冲,此即所谓常开“四关”,如此可令全身气血更为顺畅,气血顺畅则血液流通良好,腰部所受压力亦会大幅减小。

久坐对腰伤害较大,我会给自己设定闹钟,每隔四五十分钟便起身走动,去倒杯水或是伸伸懒腰,仅仅这样小小的改变,只要时常去做,对腰的益处可是比较显著的。

当趴在床上时,可于肚子下面垫个软枕,模仿“小燕飞”的姿态缓缓抬头、抬手以及抬脚,体会腰背肌肉收紧的感觉,如此能够增强腰背的力量,使其更有力地支撑身体,不过需留意,腰突的人不不适合。

不要等到腰疼痛难忍,方忆起要保养,每日花些许时间,留意一下这个默默支撑我们的身体部位,腰舒畅了,我们人生的路方能走得更长远、更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