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卢克文:“当前中美战况主线,其实是:美国捅中国外贸,中国捅美国股市。中国经济靠生

卢克文:“当前中美战况主线,其实是:美国捅中国外贸,中国捅美国股市。中国经济靠生产,美国经济靠金融。两国都在打对方要害。中国是二战后,唯一一个,敢这样直接打美国要害的国家。” 2025年以来,美国对中国外贸的打压呈现密集加码态势。 马德里经贸会谈后不足20天,美方连续推出多重限制措施:三次更新“实体清单”将数十家中国实体纳入管制,“50%控股权规则”穿透式封锁技术出口,还在海运、能源、航空领域接连制裁中国企业,甚至以稀土出口管制为由威胁加征100%关税。 这些动作直指中国外贸命脉,毕竟制造业与外贸相关产业长期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黄奇帆的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占GDP比重仍稳定在25%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增速更是GDP增速的两倍多,形成了强大的生产供给能力。 但美国的单边制裁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引发自身市场动荡——10月10日美方关税威胁一出,道琼斯指数单日暴跌878点,纳斯达克重挫3.6%,股债汇三杀局面显现,足见其金融市场的脆弱性。 面对打压,中国的反制精准命中美国金融依赖的要害。针对美方船舶港口费制裁,中国同步推出特别港务费征收措施;在战略资源领域,对锂电池、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直接冲击美国相关产业链——依赖中国电池组件的特斯拉股价下跌5%,Fluence Energy单日跌幅超12%。 更具冲击力的是芯片领域的博弈,美国升级对华芯片出口限制后,英伟达在中国市场销售量陷入停滞,市值大幅缩水,而美股总市值在半个月内蒸发超4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14%的GDP规模。 这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博弈逻辑,正是基于两国经济结构的本质区别:中国以生产为根基,工业体系完整且供应链韧性强劲,而美国经济早已高度金融化,股市总市值达70万亿美元,其核心科技企业市值与中国市场深度绑定。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二战后首个直接冲击美国要害的国家,关键在于具备了“生产端反制金融端”的独特能力。 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不仅是制造大国,更在稀土、锂电池等战略物资领域占据全球供应链核心地位,前7个月中国电网规模锂离子电池占美国进口量的65%,这种供给侧优势让反制措施具备实际威慑力。 同时,中国通过多边合作拓展海外市场,降低对美依赖,2024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虽超6800亿美元,但中国外贸多元化布局已初见成效。 而美国的金融霸权建立在全球资本信任之上,中国的精准反制恰恰动摇了这种信任——从高通因反垄断被立案调查,到科技企业因供应链断裂市值暴跌,市场恐慌情绪不断蔓延,凸显了美国经济“脱实向虚”的结构性隐患。 这场博弈并非零和游戏,却深刻重塑着全球经济秩序。 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滥用出口管制的做法,本质上是试图以金融霸权遏制生产型经济体的崛起;而中国的反制始终坚守“有理有利有节”原则,出口管制并非禁止出口,而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正当举措。正如CSIS专家所言,中美之间的“横向反击拳”交锋,实则是两种经济模式的碰撞。 中国的底气,源于对实体经济的坚守;而美国的焦虑,恰恰暴露了金融霸权的脆弱。未来,这场围绕要害的博弈仍将持续,但中国以生产实力直面金融霸权的勇气与智慧,已然改写了大国竞争的规则,为世界多极化进程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