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日本方面突然宣布了 日本团取消、中日友好活动停办,为何引发如此大的舆论波动?日本共同社报道称,原定于2025年11月25日抵达中国的企业访问团行程取消或延期;原定于当月月底举行的中日友好交流活动,也因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错误言论“口无遮拦”而叫停。 熟悉中日关系的人都清楚,这两年双方好不容易搭建起来的沟通桥梁,从来都经不起政治挑衅的冲击。高市早苗这番言论绝非一时失言,作为日本政坛右翼代表人物,她一贯在涉台问题上持激进立场,此次公开违背一个中国原则,本质上是对中日关系政治基础的公然践踏。要知道,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日三边关系中最敏感的红线,任何国家、任何政客都不该抱有侥幸心理去触碰。日本企业访问团的行程取消,表面看是商业活动的变动,实则是政治风险传导至经济领域的直接体现——没有稳定的政治环境,经贸合作便成了无源之水,这是国际交往中颠扑不破的常识。 中日友好交流活动的停办更让人惋惜。这些活动本是民间情感的粘合剂,从青少年文化互访到地方经贸洽谈,多少普通民众通过这些平台增进了解、消除隔阂。去年我去大阪参加中日民间文化论坛,亲眼见到年过七旬的日本老匠人向中国年轻人传授传统漆器技艺,也看到中国创业者带着新能源技术方案与日本企业深入对接。这些真实发生的交流场景,比任何外交辞令都更能拉近两国距离。但现在,这一切都因为政客的不负责任言论被迫搁置,受损的不仅是双方的合作机遇,更是两国民众积累多年的互信基础。 有人可能会问,日本为何敢在此时做出如此冒险的举动?背后的逻辑其实并不复杂。一方面,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布局持续推进,日本试图通过炒作涉台议题向美国表忠心,换取在军事扩张、地区影响力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抬头,高市早苗所在的自民党部分派系,一直试图通过制造外部矛盾转移国内经济复苏乏力、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带来的压力。但他们显然算错了账,中日互为重要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仍高达3500亿美元,日本汽车、电子等产业对中国市场依赖度极高,政治上的挑衅最终只会让日本企业付出沉重代价。 更值得警惕的是,日本在涉台问题上的小动作从未停止。近年来,日本不断深化与台湾地区的非官方往来,变相提升对台关系层级,甚至在防卫白皮书等官方文件中屡次提及“台湾有事”,企图模糊一个中国原则的边界。这种渐进式“台独”纵容行为,严重破坏了地区和平稳定。中国政府此次叫停相关交流活动,正是对这种错误行径的严正回应——友好不是单方面的妥协,合作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任何挑战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都必将遭到坚决反制。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历史渊源深厚,保持友好合作关系符合双方共同利益。但友好从来不是没有底线的,政治基础的动摇必然导致合作成果的流失。高市早苗的错误言论,不仅让日本企业错失了拓展中国市场的机遇,也让两国民间交流遭遇挫折,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最终只会遭到日本国内有识之士的反对。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不可触碰的红线,任何企图分裂自己国家的行为,都会遭到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任何外部势力的干涉和挑衅,都无法阻挡中国统一的历史进程。中日关系要想重回正轨,日本方面必须正视历史、尊重现实,停止在涉台问题上的错误言行,以实际行动维护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