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媒体突然报道了:受中日关系紧张等因素影响,在日本的越南务工群体因为中国游客减少,正在经历解雇和减薪潮。 东京、大阪那些热门旅游区的餐厅、商场、酒店,还有免税店、温泉度假村,中国游客曾是消费主力。 数据显示,巅峰时期中国游客贡献了日本入境游消费的三成以上,不少店铺甚至专门配备中文导购和支付宝、微信支付通道。 越南务工者大多集中在这些行业。 他们有的在餐厅当服务员,有的在商场做理货员,还有的在酒店负责清洁和接待,月薪不算高但能维持生计,不少人还指望攒钱寄回国内养家。 可随着中日关系紧张,中国游客数量骤降,这些行业最先感受到寒意。 先是旅游区的餐厅客流量减半,有的门店从一天接待几百人变成几十人,食材损耗越来越多,营业额连租金都快覆盖不了。 老板没办法,只能先从裁员和减薪下手,越南务工者因为多是临时工或合同工,往往是最先被考虑的对象。 有越南务工者说,自己所在的日料店原本有 8 个服务员,现在只留 4 个,剩下的要么被解雇,要么被迫接受薪水减半、每周只上三天班的安排。 商场和免税店的情况更糟。以前中国游客排队抢购化妆品、电子产品的场景不见了,货架上的商品积了一层灰。 不少商场开始缩减营业时间,关闭部分楼层,连带负责理货、收银的越南员工也跟着失业。 有在大阪某免税店工作的越南姑娘说,自己干了两年多,从没经历过这么冷清的场面,上个月收到解雇通知时,连房租都快交不起了。 酒店行业的冲击同样直接。 中国游客减少后,不少酒店入住率从八成掉到三成以下,部分经济型酒店甚至选择暂时停业。 那些负责客房清洁、前台接待的越南务工者,要么被安排无薪休假,要么被直接辞退。 有越南务工者透露,自己所在的酒店原本有 20 多个清洁员,现在只留 5 个负责日常维护,其他人只能收拾行李另寻出路。 更让人无奈的是,这些越南务工者找工作的难度也变大了。 受游客减少影响,日本服务业整体在收缩,原本需求旺盛的岗位现在一岗难求。 有的越南人失业后,只能去建筑工地或工厂做体力活,薪水比之前低不少,还得忍受更长的工作时间。 还有人因为签证绑定工作单位,一旦失业就得在规定时间内找到新工作,否则只能被迫回国,几年的打拼白费不说,还可能欠下身无分文的窘境。 越南媒体还提到,不少在日本的越南务工者已经开始向国内求助,希望政府能帮忙联系新的工作机会,或者协助办理回国手续。 越南驻日本领事馆也收到了不少求助信息,工作人员表示正在和日本相关部门沟通,尽量为这些务工者争取缓冲时间和就业支持,但效果目前还不明显。 其实仔细想想,这种连锁反应早有征兆。 中日之间的人员和经济往来本就紧密,一旦出现裂痕,影响会顺着产业链和消费链层层传导,最终落到最普通的劳动者身上。 这些越南务工者既不是中日博弈的参与者,也不是受益者,却要为局势变化付出失业、减薪的代价,成了最无辜的 “牺牲品”。 现在,随着中国游客减少的情况持续,日本服务业的收缩可能还会加剧,更多越南务工者可能面临同样的困境。 这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国际关系背后,从来都不只是政治和经济的博弈,还有无数普通人的生计和未来,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改变他们的生活轨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