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态度急转弯?根据日本《每日新闻》11月25日的报道,日本外务省次官船越健裕25日在外务省会见了中国驻日本的大使吴江浩。由于这件事刚刚发生不久,日本方面还没公布会见的具体信息,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网站也没有更新相关内容,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是日本态度转变的信号之一。要不然,在这个时候日本没必要会见中国驻日本大使这个级别的官员。 就在十几天前,高市早苗的相关言论让中日关系一下子紧张起来。中方不仅提醒公民避免前往日本,还暂停了日本水产品进口,连原计划的二十多项中日商业交流活动都被按下了暂停键。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理事长都在担忧,后续可能还会有更多活动取消。 经济上的压力已经实实在在传到了日本各行各业。依赖中国市场的行业最先感受到冲击,订单下滑的情况逐渐显现。 尤其是面向中国游客的相关行业,以及对华出口依赖度高的领域,受影响更为明显。 日本媒体评论说,要是中方再采取进一步措施,日本经济可能会遭受重创。 前首相石破茂也出来说话,提到历届政府处理中日关系都格外小心,暗示现政府得慎重。 外交层面的摩擦也没停。 日方之前提议 1 月举行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被中方直接拒绝了。外交部明确表示,现在的氛围和基础都不具备开会的条件。 这种种迹象堆在一起,让日本的处境越来越被动。 再看会面的双方,船越健裕是外务省次官,吴江浩是中国驻日大使,这个级别的会面不是随便安排的。 就在 11 月初,还是船越健裕,当时是约见中国使馆公使表达不满。 短短半个多月,就换成主动会见大使,这态度上的变化很明显。 大家最关心的是,他们到底谈了什么? 虽然具体内容没公布,但结合当前局势,大概率绕不开缓解关系的话题。 日本可能想通过这次会面,试探中方的态度,看看有没有缓和的余地。毕竟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再耗下去受损的是自己。 有分析认为,日本这次主动接触,说明已经意识到之前的做法行不通了。那些引发紧张的言论和动作,不仅没占到便宜,反而让自己的经济和外交都受了影响。 现在主动找中方沟通,就是想踩踩刹车,阻止局势进一步恶化。 不过,这是不是真的意味着日本态度彻底转弯,还得看后续动作。 会面只是第一步,关键要看日本接下来会不会有实际行动,比如纠正之前的错误言论,或者在合作上展现诚意。 要是只是口头试探,没有实质改变,那关系也很难真正缓和。 中日之间合作了这么多年,不管是经贸还是文化,联系都很紧密。 真闹僵了,对谁都没好处。日本不少行业需要中国市场,中国也有自己的合作需求。 现在日本主动递出橄榄枝,能不能接住、怎么接,要看双方的诚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