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53年5月18日,志愿军战士李如成等三人,捉了一个美军“舌头”,却不小心把他

1953年5月18日,志愿军战士李如成等三人,捉了一个美军“舌头”,却不小心把他弄死了。为完成任务,李如成做出一个大胆的举动,假扮美军士兵。 抗美援朝打到1953年上半年,双方已经从大兵团运动战转阵地战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总共伤亡几十万,美军加上南朝鲜部队也损失不小。鱼隐山海拔一千多米,地势险要,东边挨着金刚山,南边临北汉江,山顶一览众山小,对控制三八线东段太关键了。美军早年占过这儿,后来志愿军反推回去,从1953年3月开始的反击战,志愿军60军181师就驻守99.2高地,跟美军加强连隔着几百米干仗。敌人飞机大炮天天轰,志愿军靠坑道和工事顶着,美军那边后来有人直说鱼隐山是“死亡深渊”,过不去的坎儿。 李如成这人,1930年12月生在四川广元昭化区红岩镇一个穷山沟里,家里早年就遭了大变故,母亲三岁时没了,父亲后来眼睛瞎了,他八岁起给地主家放牛,风吹日晒的苦活儿干了不少。1951年1月他二十岁,个头高大,参军进了昭化县公安中队,当上公安战士。半年后转到剑阁军分区教导大队,学刺杀投弹夜行军啥的,脚底板磨出老茧。抗美援朝热潮一起来,教导大队五百多人整建制编进志愿军60军181师,李如成1952年2月入朝,进了师直属侦察连。 侦察连那帮人都是硬骨头,连长王麻子打过淮海战役,排长张纯忠以前是国民党教官,功夫扎实。李如成爹是练家子,从小教他几手拳脚,他自己军事素质也过硬,很快就当上侦察班长。班里五个兄弟:邓成志、杨锡光、胡进洪、方万富、张观义,个个能吃苦。入朝第一年,朝鲜冬天零下四十度,志愿军南方兵多,衣服再厚也冻得像冰棍儿。 没房子住,就挖坑道,里面漏水霉臭,棉被湿成一团。吃饭两顿炒面就雪水,身上虱子爬满,抓一把能挤出半碗。供给有时断,几天没粮就啃野菜野果,头发胡子乱糟糟的,坑道里一股子酸臭硝烟味儿,憋得人喘不过气。但他们照样出任务,穿插侦察,一年多下来,李如成他们连参加过第四第五次战役,摸着美军阵地爬行,抓过不少活口。 5月13日,志愿军夏季反击战役开了头,第一次进攻目标是歼敌连以下单位。60军从3兵团调到20兵团,守文登里到北汉江一线第九个月了,地形熟,但敌布防老变。鱼隐山这儿白热化了,181师师长王诚汉是中原突围时“皮旅”1团团长,智勇双全,他决定派侦察连前出抓舌头,为下一步行动攒情报。18日傍晚七点多,王连长把任务给李如成:带俩人去敌加强连前沿,离指挥所四公里,抓个活的回来。 三人换上朝鲜老百姓的破衣裳,带50式冲锋枪一支、德制手枪两把,每人匕首一把手榴弹三颗,趁夜色小雨出发。摸黑在树林里钻两个多小时,靠近敌前沿。发现个美军哨兵在固定地儿转悠,李如成他们判断这是巡逻哨,机会正好。杨锡光扑上去绳子套脖子,李如成毛巾塞嘴,邓成志抱腿,三人拖五十多米到隐蔽处。松开一检查,没气了,成了死舌头。敌发现哨兵丢了,肯定警铃大作,再抓就难了。 李如成当场定主意:他换美军衣服,回去站岗,守株待兔。风险不小,万一来一帮人,仨人准栽。但没辙,干吧。他套上敌军装,戴钢盔压低帽檐,抱着M1步枪回哨位,靠树蹲着,低头装瞌睡。邓成志和杨锡光藏草丛里待命。雨下着,风吹着,半小时后,大块头美军军官过来,看见“哨兵”睡觉,气急败坏,用手枪柄砸李如成脑袋两下。李如成忍痛跳起,手电照脸,那军官慌了神,俩战友扑出,绳子套脖子毛巾堵嘴,抓住锁骨拖一百米,五花大绑。这回运气好,活的,是个少尉。 押着回去,李如成探路,杨锡光牵绳押俘,邓成志殿后。走不到两公里,邓成志踩地雷,炸了,当场没了,杨锡光腿中弹片。李如成把邓成志放弹坑,用土埋了,撕衣服给杨锡光包扎,继续带俘和伤员走。邓成志江苏淮阴人,二十一岁,高大壮实,叫“邓胖娃”,不识字但机灵,帮班里背炮弹枪支,常跟李如成搭档。以前侦察时,他摇树叶信号,躲过土耳其军一个排。 凌晨回指挥所,王连长见抓回军官,乐了,又见少一人,沉脸问。李如成说对不起,没护好战友。王连长说战场就这样,你们任务成了,我上报请功。审问后,这少尉供出加强连火力点和换防时间,对志愿军后行动帮大忙。8天后,5月26日,夏季反击第一次进攻结束,27日第二次在北汉江两侧攻敌营阵地。凭这情报,181师和179师搞“鱼隐山敌前大潜伏”,三千五百多人潜伏敌前沿百米外十九小时,一小时十分钟拿下目标。防御时顶敌飞机上百架次炮百余门,四昼夜打退反扑,歼敌一个团,创阵地战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