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日本,还得是老毛子!几句话就把小日本怼得哑口无言,这套打法,我们真该好好学学。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九月份俄罗斯一架反潜巡逻机在北海道附近绕了三圈,日本这边炸了锅,自卫队紧急升空,还史无前例地发射了曳光弹,外交抗议声明一套接一套,按说这架势够硬气了,可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一开口,日方代表当场没了声音。 扎哈罗娃在记者会上直接发问:战败国谈什么领空?这话不是随口怼人,而是把日本最不愿意面对的历史身份摆上了台面,二战结束快八十年,日本一直想洗掉战败国标签,可国际法律文件白纸黑字摆在那儿,联合国宪章里的条款一条没废除。 更狠的是第二问:美国军机天天在你们头顶飞,怎么从来不见你们抗议?这句话把日本的双重标准撕了个干净,就在同一个月,美军运输机在茨城县掉了零件,砸坏民宅,日本政府就是温和沟通几句完事,对美国低眉顺眼,对俄罗斯就敢拍桌子,这戏演得也太明显。 日本这次跳得格外高,是有政治盘算的,安倍之后几任首相都在推所谓正常国家化,修宪扩军动作一个接一个,这次拿俄罗斯军机说事,本质上是想给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制造印象:日本有能力也有决心维护主权,可惜选错了对手,碰上了不按套路出牌的俄罗斯。 俄罗斯的反击根本不跟你谈什么外交辞令,扎哈罗娃直接把历史文件搬出来,波茨坦公告规定日本主权范围仅限四大岛及指定小岛,旧金山和约把千岛群岛划给苏联,这些国际条约俄罗斯都是缔约方,法理依据齐全得很,你说我侵犯领空,我说你领空范围本来就没确定清楚。 更关键的是敌国条款这张底牌,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三条和第一百零七条明确写着,对二战轴心国可以采取强制行动,甚至不需要安理会授权,日本和德国多次想废除这条款,都被中俄联手否决,这不是历史遗留问题,而是现行有效的国际法律工具。 俄方还特意提醒日本,继续纠缠下去就算妨碍公务,这公务指的是什么?就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监督权,这话说得够直白,潜台词就是我在你家门口飞,那是在履行国际义务,你最好老实点,日本外务省收到这话,后续抗议声调明显降了八度。 日本对美俄态度的巨大反差,暴露的是权力结构问题,美军在日本有上百个军事设施,横田基地的空域管制权都不在日本手里,每年日本还得掏几千亿日元驻军费用,这哪里是盟友关系,分明是保护费性质,可就是这样,日本政客见了美国代表还得点头哈腰。 反过来看俄罗斯,既没驻军也不控制日本经济命脉,日本却敢频繁发抗议函,这种选择性强硬不是真勇气,是欺软怕硬的惯性,国际社会看得清清楚楚,日本的独立外交更多是说给自己听的,真遇到大事还得看美国脸色。 这场交锋对中国来说是个很好的案例,我们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在国际法框架下拥有和俄罗斯同样的权利,敌国条款赋予的三项权力:采取强制行动、要求领土托管、行动豁免追责,每一条都是实打实的法律工具,关键在于怎么用,什么时候用。 俄罗斯这次操作的精妙之处,在于把沉睡的法律条文激活了,不是靠嗓门大,是靠把对方框在历史坐标系里动弹不得,日本想当正常国家,可战败国身份是个绕不过去的坎,你越想挣脱,别人越容易抓住这个把柄反制你。 中国在东海钓鱼岛问题上这些年也在摸索类似路径,海警常态化巡航,执法船只进入相关海域,既有实际行动也讲法理依据,但和俄罗斯比,我们在舆论战、认知战方面还可以更主动些,把历史文件、国际条约这些工具用足用透,让对方无话可说。 扎哈罗娃那句反问的真正威力,不在于语气多强硬,而在于它直击要害,当你把对手的身份定义权拿回来,对方所有的抗议都变成了无效挣扎,日本费尽心思想证明自己是正常国家,可战后秩序的铁律在那儿,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改变的。 信息来源:日方称俄军机“三次侵入日本领空” 日战斗机发射曳光弹——2024年09月24日 10: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