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浙江宁波,女子开顺风车拉人,一乘客发现她的车牌号和平台上的车牌号对不上,女子这才

浙江宁波,女子开顺风车拉人,一乘客发现她的车牌号和平台上的车牌号对不上,女子这才发现,她车牌上的“浙BB”被系统自动识别成了“浙B8”,还审核通过了,更倒霉的是,乘客下车就投诉了,女子账号被平台永久封禁,没法再继续接单赚钱,她认为这是平台的错,就进行申诉,却被驳回2次,这让女子委屈坏了。   家住宁波奉化的郁女士,日子本过得挺安稳。父母在主城区,她经常得两头跑,想着路途不短,今年4月份,她狠心掏了12万5800元提了辆新能源车,是台埃安RT。   车买了,手头紧了,她寻思着顺路接点单子,既能分担点油电费,也能给自己赚个零花钱。可谁知这所谓的“赚外快”,从8月跑到11月,统共也就拉了30来单,每单不过20块上下,进账区区五六百块。用她自己的话说,这点钱连打酱油都不够,纯粹是凑个热闹。   但这“酱油钱”没赚爽,反倒惹了一身腥。问题出在那块倒霉的车牌上——“浙BB”。这叠词念着挺萌,可在注册平台的智能识别系统眼里,这第二个“B”硬生生被认成了数字“8”。   当初郁女士上传行驶证照片时,大意了没细看,平台审核那边居然也一路绿灯放行了,直到11月8号那天,“雷”炸了。   那天是在鄞州区的一笔单子,路程连10公里都不到。乘客刚上车,眼睛就尖,立马指出来车牌跟App上显示的“浙B8”对不上。   郁女士心里一惊,当场把行驶证掏出来给对方验明正身,又是道歉又是解释,说要么咱取消这单也行。   乘客当时看来也是赶时间,看了证实属本人,嘴上也没再说什么,一屁股坐稳就走了。可让郁女士感到寒心的是,这前脚刚给人送到地儿,后脚投诉就来了。理由很简单:注册车辆信息不符。   处罚来得比工资快多了,账号直接被判了“死刑”——永久封禁,要是真违规,认栽也就算了,可这明摆着是系统的锅。   郁女士气不过,开始走申诉流程。她天真地以为只要把真的行驶证往上一传,误会自然消除。结果,迎接她的是如同复读机一般的“驳回”。   第一次驳回,她又去打400热线,听筒里传来的全是机器人的车轱辘话,指引她回App再次提交。她照做了,第二次依然是冰冷的短信:“人工审核违规属实,驳回。”   郁女士急得团团转,那种憋屈感在于,全程她都在对着空气挥拳头,连个活生生的客服都联系不上。明明自己有一肚子的委屈和手里的铁证,却好像被困在一个巨大的死循环里。   直到后来媒体介入,把这层窗户纸捅到了平台公关部,这荒诞的一幕才有了合理解释。原来,在这个庞大的系统里,负责管注册审核的和管申诉审核的,压根就不是一拨人。   当初那个把“B”认成“8”的注册组没发现异常,等到郁女士申诉时,另一波申诉组的人居然只听行车录音来判责,根本不去核对行驶证照片这一关键证据。两个部门各管一摊,信息不通,就把用户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   虽然在记者的干预下,平台最终承认了是OCR识别和人工复核的双重疏忽,解开了郁女士的账号封禁,但这几天的折腾,比跑几百公里路还要让人心累。   法律上说好的要保障用户“公正、公平、及时”的争议解决权益,在这个“莫得感情”的算法流程面前,显得是那么无力。   那个给了好评又背后投诉的乘客固然让人寒心,但这套把简单错误死循环化的审核机制,才是真正让人绝望的高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