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澳洲没想到自己花重金挖走东大稀土团队,以为能终止这个稀土霸权,结果却发现东大早就

澳洲没想到自己花重金挖走东大稀土团队,以为能终止这个稀土霸权,结果却发现东大早就留了三张底牌。 澳洲在2018年不惜重金,从中国稀土集团挖了一整个技术团队过来,想复制中国模式。大家都以为只要把中国核心人才拉去自己工厂,有了技术就不用再看中国脸色。 然而半年过去,莱纳斯产出的氧化镝只能用“可怜”来形容,只有25公斤,这和中国生产线上按吨计算的产量相比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而且,生厂房里用的萃取设备还得靠中国江苏金凯公司供货,而且拿到手的还是人家淘汰了十几年的旧机器,效率跟中国最新一代设备比少了至少四分之一。 原本以为多订点新设备就能解决问题,但对方排单排得满满当当,澳洲这边只能等到2026年,这种高度依赖一断供就得停工。 虽然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高调宣布产出氧化镝,纯度99.95%的标签也确实很亮眼,但放在国际高端市场里真没什么竞争力。 美国F-35战斗机用的磁材对纯度要求极高,莱纳斯的货连门槛都摸不着,而中国技术线早都稳在99.999%。 不是只有澳洲在折腾,美国、欧盟、日本到加拿大,七国集团拉了个“稀土联盟”,想着一起搞一条独立产业链。 但联盟各自为政,美国盯着规则,日本着急保供应,欧盟卡着环保,大家补贴方案根本谈不拢。说是要限价、要许可证,真到花钱时一家都不肯托底,美国自己每年补贴都得几十亿美元,这账怎么算都亏。 日本还宣传自己搞出了热冶金回收工艺,结果拉出来一堆数据,成本还比中国贵,能耗高得吓人,连大规模商用都悬。 其实这些表面上的折腾,忽视了中国真正厉害的底牌,一是产业链完整带来的效率和稳定。江西赣州那块地方,上百家配套厂子扎堆,工厂随时要啥半小时内都能整到,矿到永磁材料只要28天。 反观澳洲一块矿要打包跑到马来西亚再飘去欧洲,光运货就得三个月。2021年苏伊士运河堵船那次,澳洲线直接断了两个星期。 更别提中国稀土专业一年毕业的人数,比澳洲整个行业还多,技术一更新,竞争对手的单点突破很快就淘汰了。 中国的布局也不是只靠国内,把非洲稀土矿、冶炼厂控到手,还能顺着贸易协定直供欧洲市场,产业链和供应链都拉得稳稳的。 最扎实的底气,其实来自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稀土不是堆在仓库里看,最终要用到汽车、电机、军工这些下游产业里才有意义。 中国造新能源汽车、装风电的劲头全球第一,背后需求撑起了定价主动权。就算西方生产得出来,成本高、市场小,根本拼不过中国厂家的规模和价格。 现在连废旧手机都能回收出高纯度稀土,把资源利用再提升一个台阶,西方即便再投资,回收成本也打不过中国现成的产业体系。 总的来说,澳洲挖来的团队只是掌握了点操作流程,却压根复制不了中国几十年磨出来的产业集群和全球市场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