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最爱的“养心方”!把心脏调养好,胸闷心慌自己走 心脏如同人体的“动力泵”,一刻不停地泵动气血,维系着全身脏腑的正常运转。可如今,熬夜、长期压力大、饮食油腻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让越来越多人患上了冠心病,出现胸闷、心慌、气短、乏力等不适,尤其稍一活动就心跳加快,甚至伴随口干咽燥、大便干结,严重时还会头晕、胸口隐隐作痛,这些看似常见的症状,背后往往藏着“心血不足” 的问题! 简单说,就是心脏所需的血液和阴液不够了。可能是长期劳累耗伤了气血,也可能是大病初愈后身体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还可能是女性产后、经期失血过多,没能及时补回来,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心血“供不应求”。 当心血不足时,心脏运转起来越来越吃力。如果长期忽视,心血不足还可能加重,影响睡眠、导致面色苍白,甚至增加其他心脏问题的风险,而这时候,有一个养心方却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今天,针对心血不足引发的胸闷、心慌,我要分享一个养心方,很好地兼顾到了“滋阴、益气、通脉”,从多方面帮心脏恢复健康状态。 方剂组成:炙甘草、生姜、人参、生地黄、桂枝、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 生地黄、麦门冬、阿胶、麻仁滋阴补血,缓解心血亏虚; 人参、炙甘草、大枣益气健脾,辅助补血; 桂枝、生姜通阳散寒,让气血运行更顺畅,避免补血药过于滋腻影响血脉通畅。 适用情况:心慌频繁发作,伴有口干、头晕、手脚心热、舌红少苔、脉细弱,多属于心血不足证 去年春天,一位 52 岁的男性患者来找我就诊,他确诊冠心病已经 3 年了。这 3 年里,他一直规律服用西药控制病情,虽然急性胸痛发作次数减少,但只要稍微活动一下,比如爬两层楼、快走几分钟,就会觉得胸口发闷、隐隐作痛,还伴有心慌、气短,只能停下来歇好久才能缓解。 他坐下时语气里满是无奈:“主任,我现在什么也干不了,连送孙子上学都成了问题,稍微快一点就怕胸口不舒服,晚上也总因为心慌睡不踏实,难道这冠心病就得一辈子这么小心翼翼吗?” 看诊过程: 我先查看了他的舌苔,舌质偏淡,边缘有齿痕,舌苔薄白;再摸脉象,脉细弱无力,偶尔还会有间歇。仔细问诊后发现,他除了胸闷胸痛,平时还总觉得疲劳、手脚发凉,冬天更明显,吃饭没胃口,大便也偏稀。 于是我辨证后,在原有西药的基础上,根据他的情况在养心方上稍做了一些调整。 调理结果: 一个月后,他复诊时,一进门就说:‘主任,刚开始那两周我试着慢慢散散步,也没敢多运动,后来就感觉身体好了不少,胸口不闷了,心慌也没那么频繁。又过了一个疗程,我试着慢慢爬两三层楼梯,也只是稍微有点气短,胸痛没再犯过! 之后我根据他的恢复情况,逐渐调整药方剂量。调理到现在,他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心肌供血情况比之前明显改善,也没有再出现胸痛、心慌的症状。 为什么要讲这个案例? 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冠心病虽然需要长期管理,但不一定意味着 “只能躺着不动”“一辈子靠西药压制”,当气血补足了,心脉通畅了,心脏自身的 “动力” 恢复了,胸闷、胸痛这些症状自然会慢慢减轻,生活质量也能跟着提上来。 记住:冠心病不是生活的 “终点”,通过科学调理,你依然能拥有有质量、有活力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