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特朗普如何瓦解美国人的思维的】(沙龙)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决定拆除白宫东翼以建造

【特朗普如何瓦解美国人的思维的】

(沙龙)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决定拆除白宫东翼以建造宴会厅,这堪称典型的特朗普式戏剧——将宏大的破坏包装成远见卓识。但特朗普及其团队摧毁的机构、建筑和遗产的故事,并非我国面临的最令人不安的威胁。真正面临崩塌风险的是国家的认知基础设施。

特朗普主义真正的破坏性不在于政治混乱或党派衰败,而在于对美国精神世界的缓慢摧毁。 

任何独裁者的成功,都源于其迷惑支持者、精神麻痹抵抗力量的能力。反对力量不仅依赖有组织的抗议,更需集体思考危机的能力。暴君深谙此道,竭尽所能封锁我们跳出其既定叙事框架思考的能力。 

这意味着,尽管"反对君主制"抗议活动的参与人数令人振奋,但有效的抵抗需要更多于精妙的标语和沸腾的人群。它要求我们审慎关注生活在荒谬专制统治下的认知代价——这种统治一面宣称捍卫民主,一面却在瓦解民主。亲民主的美国民众集体意识如何抵御特朗普主义的精神攻势?

首要之务是理解这些对批判性思维的攻击如何展开。 

特朗普对美国思想的攻势在五个层面展开,每个层面都旨在扭曲认知、消耗注意力并削弱国家的集体理性。虽然人们可能轻易将其视为偶然习惯或风格怪癖,但必须指出:这些实为认知支配的战略手段,且早在特朗普首任总统任期开始前就已显露端倪。

——谎言文化

厌倦了辨析特朗普的谎言?若你深有同感,那是因为持续处理谎言会消耗心力,久而久之便难以抗拒。

特朗普的政治策略依赖心理学家所称的认知超负荷。他撒谎如此猖狂,连反对者都陷入精神疲惫——大脑追踪真相的基本机制开始短路。心理学家戈登·彭尼库克和大卫·G·兰德的研究表明,反复接触虚假信息会削弱大脑的抵抗力:无论真假,我们听得越频繁,就越觉得熟悉可信。 

以特朗普反复宣扬的谎言为例:他声称对华关税带来了"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美元"的收入。事实核查机构已数百次揭穿此谎言,指出关税主要由美国消费者而非中国承担。然而重复的谎言往往会成为主流叙事。持续反驳所需的认知消耗——反复确认相同事实带来的疲惫感——正逐渐削弱公众的理性判断力。

真正的认知代价,在于大脑在持续反驳谎言中承受的消耗。政府每日用谎言的连篇累牍充斥公共领域。心理学研究证实,处理谎言文化会导致认知疲劳。

——谬误的逻辑

特朗普的谎言不仅削弱了真相的力量,更严重损害了我们运用理性理解信息的能力。

特朗普式的言论策略依赖于一套轮番上阵的认知陷阱:用"那又怎样主义"转移话题,用虚假对等制造混乱,用红鲱鱼转移注意力,用精神操控令人疲惫不堪。事实上,特朗普政府始终在为世人演示逻辑推理中最常见的种种谬误。 

例如,当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被曝使用加密通讯应用Signal讨论美国军事机密行动时,本届政府的逻辑谬误便暴露无遗。这个曾高呼"把她关起来!"谴责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私人邮件服务器的政府,如今却将此次泄密轻描淡写地归为"小事一桩"和"政治迫害"。

特朗普团队不仅不断制造逻辑谬误,更营造出极难进行批判性思考的环境。正如认知科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和理查德·韦斯特所揭示,人类拥有两种思维系统:一种快速而情绪化,另一种缓慢而审慎。特朗普持续将公众困在第一种模式中——易受刺激、反应冲动、行事鲁莽。在其统治下,批判性推理因情绪过载而崩溃。

因此真正的威胁不仅在于虚假信息,更在于错误推理。 

——对对手的歪曲

特朗普从不与对手辩论,而是扭曲他们的形象。前总统乔·拜登成了"狡诈的乔",记者成了"人民公敌",任何调查他的检察官都被贴上"疯子"或"腐败分子"的标签。关键不在说服——而在重塑身份标签。一旦标签生效,对手便深陷自我辩护的泥潭,叙事主导权完全落入特朗普手中。

正如我在《沙龙》杂志所写,特朗普不仅将对手贬低为荒诞的漫画形象,更会捏造其立场,这种策略彻底摧毁了理性辩论的基础。通过歪曲对手观点,特朗普主义将他们逼入认知陷阱:他们只能忙于反驳那些被歪曲的表述,无暇推进自身主张。 

对于我们这些旁观者而言,这些人为制造的辩论中,真相在歪曲与辩护的拉锯战中被彻底淹没。其结果是,我们可能因此迷失方向,无法聚焦那些真正需要关注的核心议题——而这些议题正是有效捍卫民主制度的关键所在。  

——视觉狂轰滥炸

特朗普及其团队不仅惯于撒谎、扭曲逻辑、歪曲对手——他们永不停歇。这种混乱并非偶然,而是刻意为之的手段。

早在涉足政坛之前,特朗普就已将权力表演演绎得炉火纯青,并磨砺出持续吸引关注的本领。正如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中所警示的:当社会生活被影像中介化时,“景观并非影像的集合,而是人们通过影像中介化的社会关系”。特朗普正是这一原理的化身。从《学徒》到真相社交平台,再到每日轰炸式的无脑梗图,他将政治变成一场秀——让治理沦为娱乐,让政治沦为病毒式传播。

持续处理视觉盛宴会让大脑超负荷运转。神经科学家丹尼尔·列维廷指出,持续的新奇刺激和中断会耗尽大脑的执行功能——而这正是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的核心所在。

——肆无忌惮的狂妄

倘若特朗普的谎言侵蚀着真相与批判性思维,他的闹剧令人心力交瘁,那么正是他那肆无忌惮的狂妄令我们震惊不已。每当丑闻爆发后那抹得意的冷笑,每句逃脱惩罚的夸耀,都在威胁着重塑公众的道德指南针。 

从宣称"即使站在第五大道中央枪杀某人也不会流失选民",到眼睁睁看着政府接连践踏准则、法规与程序,特朗普及其团队不仅炫耀违规行为,更屡屡逍遥法外。 

汉娜·阿伦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中警示:当荒谬成为常态,思考本身便会崩塌。特朗普对规范、法律及政治后果的肆意践踏令人瞠目。追随者视其无耻的藐视法律为力量证明而非罪证,而批评者则在日益麻木中摇摇欲坠。每桩未受惩罚的行径都在削弱愤怒,直至人们难以相信民主还存在有效的防护栏。 

若你因应对特朗普团队每日的猛烈攻势而感到精疲力竭、困惑沮丧、心灰意冷,此刻你已知晓缘由。尽管意识到这些威权手段可能令人陷入消沉,但这恰恰正中特朗普下怀。 

理解威权主义制造混乱的力量,必须催生清醒而非绝望。我们越是看清特朗普主义如何腐蚀思想,就越能有效抵御它——因为民主之战永远始于思想。美式民主美式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