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没能让中国妥协,36万亿美债填不上,特朗普决定“弄死”大债主!美国欠了36万亿美

没能让中国妥协,36万亿美债填不上,特朗普决定“弄死”大债主!美国欠了36万亿美债,利息一年光还就上万亿,特朗普上台后想减税刺激经济,结果窟窿更大。他把账算到中国头上,加关税想逼对方买单,减少逆差。可中国不慌不忙,反手就对等回击。贸易战打到现在,美国农场货卖不出去,企业成本涨,债务还往上窜。这场博弈,谁能笑到最后? 特朗普上台后力推的大规模减税政策,成了美债窟窿加速扩张的催化剂。本想着靠减税刺激企业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到头来却让政府财政收入大幅缩水。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25 财年联邦财政赤字直接冲到 1.8 万亿美元,比上一财年涨了近三成。 税收少了,花钱的地方一点没减,军费、社保、基建哪样都不能砍,只能靠发债补缺口,美债规模就这么跟着蹭蹭往上涨。 债务窟窿越滚越大,特朗普没想着从缩减政府开支或优化税收结构入手,反而把算盘打到了中国头上。 在他看来,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是 “吸血”,中国作为美国的主要债权国之一,手里握着不少美债,只要逼中国妥协,既能缩小逆差又能变相让中国为美债买单。算盘打得噼啪响,他二话不说就抡起了关税大棒。 先是对价值数千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加征高额关税,从电子设备到机械零件,几乎涵盖了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特朗普在 “真相社交” 上还放话,说这能让制造业回流美国,让中国乖乖听话。可他没想到,中国根本不吃这一套,反手就拿出了对等的回击措施。 中国直接对美国的农产品、能源产品等核心出口品类加征关税,一下就打在了美国的痛处。美国大豆协会的数据显示,过去五年中国平均要买下全球 61% 的大豆,曾是美国大豆最靠谱的买家。 2024 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还近 2700 万吨,到了 2025 年上半年,这个数字直接跌到 590 万吨,同比下滑 39%,出口额更是腰斩,只剩 25 亿美元。 伊利诺伊州的农场主瑞恩・弗里德斯这段时间愁得睡不着觉。地里的大豆迎来了大丰收,可仓库里堆得满满当当,根本卖不出去。他给算过一笔账,现在卖掉大豆,每英亩要亏掉 64 美元,这是他种地这么多年从没遇到过的窘境。 另一位农场主罗恩・金德里德更无奈,对着满仓的大豆叹气,说要是再等不来中国订单,大豆价格就得跌到谷底。 大豆卖不出去只是开始,连锁反应很快蔓延到整个农业产业链。农机制造商 CNH 公司上半年的农业业务净销售额直接降了 20%,首席执行官格里特・马克斯在农机展上直言,只有中国重新下订单,行业才能缓过来。 化肥、燃油、运输成本还在一个劲地涨,农场主们一边要面对价格暴跌,一边要扛着成本压力,不少人直接面临现金流断裂的风险。 特朗普政府看着慌了,赶紧拿出关税收入给农民发补贴,财政部长贝森特说要拿出超过 100 亿美元救急。可这招根本治标不治本,农业州本是他的核心票仓,现在补贴发下去,看似解了燃眉之急,却没法改变中国订单流失的现实。更尴尬的是,其他受关税波及的行业根本没这待遇,怨言四起。 加州的葡萄酒商们快撑不下去了,今年葡萄酒出口直接降了 30%,仓库里的好酒堆得快放不下。威斯康星州一家啤酒厂的老板贾斯汀・特尔比斯特更惨,铝罐、大麦这些原材料因为关税涨价,生产升本一下飙了 40%,实在扛不住只能关了厂子。他心里别提多委屈,同样是被关税坑了,农民有补贴,自己却只能自认倒霉。 没人敢说的是,这些关税成本最终还是落到了美国消费者头上。2025 财年美国关税收入约 2150 亿美元,看着不少,可这些钱全是从企业和消费者口袋里掏出来的。 企业把关税成本加到商品价格里,普通美国人买东西要花更多钱,等于先给关税买单,再用纳税钱给农民发补贴,里外里都是自己吃亏。 贸易战打了这么久,特朗普想要的 “缩减逆差”“中国买单” 全没实现,美债反而从之前的规模一路冲到 36 万亿。中国不仅没妥协,还在慢慢调整持债规模,减少对美债的依赖。更让特朗普头疼的是,美联储为了应对通胀,之前一直维持高利率,这让美债利息负担更重,形成了 “发债付息 — 再发债” 的恶性循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早就预警过,美国这种靠发债度日、还想用贸易战转移矛盾的做法,只会加剧全球经济风险。现在美国国内,农场主怨声载道,中小企业接连倒闭,消费者被通胀和高物价压得喘不过气,债务压力一天比一天大。特朗普本想 “弄死” 大债主,结果把自己弄得进退两难。 中国这边却显得从容很多,早就提前布局多元化贸易伙伴,减少对美国市场的单一依赖。农产品进口从美国转向巴西、阿根廷等国,制造业产业链也在不断升级,应对关税的韧性越来越强。就算没了美国市场,中国的外贸依然能稳得住,这也是为什么面对关税大棒能不慌不忙。 这场博弈的关键,早就不是谁能逼谁妥协,而是谁能扛住内耗、稳住基本盘。美国现在深陷债务和贸易战的双重泥潭,想靠打压别人解决自己的问题,根本是缘木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