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你或许从未留意过。餐桌上鲜美的鱼,它们从被捕捞到死亡,要承受长达20分钟的极致痛

你或许从未留意过。餐桌上鲜美的鱼,它们从被捕捞到死亡,要承受长达20分钟的极致痛苦。 很多人觉得鱼不会尖叫,和人类差异又大,就默认鱼没有痛觉。但科学早已打破了这个认知。鱼类不仅能感知疼痛,它们的痛苦反应和人类还有相似的生理基础。 《科学报告》做过一项研究发现, 鱼类有处理疼痛的中枢神经。就像人类受伤时,能用镇痛药物缓解不适,给鱼使用同类药剂后,它们面对疼痛刺激时,挣扎、躲避的行为会明显减少。 这说明它们的疼痛感知不是简单的条件反射,而是真的有主观感受。 大西洋鲑是全球消费量极高的养殖鱼类,超市里常见的三文鱼多是这类品种。研究清晰揭露了,鱼离水窒息时的痛苦历程。 第一阶段是刚暴露在空气里。鱼会疯狂张嘴喘息,身体不停扭动。鳃部因为缺水会快速闭合、塌陷,体内的压力激素也会瞬间飙升。这是它们恐慌和缺氧的本能反应。 第二阶段进入窒息状态。二氧化碳在血液里大量堆积,血液的pH值会骤降。这时鱼会感受到很难受,就像人类溺水时,无法呼吸一样。 第三阶段是代谢衰竭。肌肉开始不受控制地痉挛,身体里的乳酸会越积越多。组织缺氧会引发类似灼烧的痛感,而且这种痛感会持续加剧。 最后一个阶段,脑活动才逐渐减弱。但意识消退的过程最长能到25分钟。平均下来,每条鱼要在极度痛苦中,煎熬大约10分钟。 更让人揪心的是,人类每年屠宰的鱼类数量非常多,有1.5万亿条左右。 野生捕捞的鱼,可能在渔网里挣扎好几个小时才会失去力气。养殖鱼比如大西洋鲑、海鲈,它们的屠宰方式更让人担忧。 多数养殖场,至今还在默认用两种方式处理鱼。一种是让鱼在空气里慢慢窒息,另一种是用低温冰水浸泡。 冰水浸泡看似温和,实际会减缓鱼的身体代谢速度。这会让鱼的死亡和痛苦过程延长好几倍,相当于让它们在痛苦中慢慢死去。 其实,减少鱼类痛苦的方法并不复杂。 电击昏迷能在1秒内让鱼失去意识,全程几乎没有痛苦。还有一种是精准敲击鱼头,只要找准脑部位置快速击打,也能瞬间终结痛苦。 这些技术已经很成熟,成本也很低。用了这些技术,养殖场的运营成本只会增加约3%。 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商家又会计较成本,觉得能省则省,所以这些人道的方式,很难普及开来。

评论列表

天马流星拳
天马流星拳 2
2025-11-03 12:15
最常用的就是敲头吧!不过只是为了避免扑腾不好操作而不是为了鱼减少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