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2005年,宁夏姑娘耿兰俊,做了国内首例“女变男”的手术,当手术完成后,他心中大

2005年,宁夏姑娘耿兰俊,做了国内首例“女变男”的手术,当手术完成后,他心中大喜,可接下来的生活却出乎意料。 2024年春,耿子在北京国贸办公室整理旧文件时,从档案袋里掉出一张泛白的工作证。 塑封边缘已经开裂,照片上的人留着利落寸头,穿件洗得发白的工装,姓名栏印着“耿兰俊”,职务写着“设计助理”,发证日期是1998年,那是他还没做变性手术时,在银川一家制衣厂工作的凭证。 指尖摩挲着工作证上的“耿兰俊”,他忽然想起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宁夏农村。 那会儿他才十多岁,村里女娃都爱扎麻花辫、穿花布裙,唯独他总偷穿哥哥的灰布褂,跟着男孩们在田埂上跑,爬树掏鸟蛋、下河摸鱼虾,衣服永远沾着泥点。 街坊邻居见了总跟他爹妈念叨:“你家这丫头,咋一点不像是姑娘家?” 他自己也纳闷,为啥看到女厕所会别扭,总觉得自己该跟男孩一样站着方便。 17岁那年,他去县城赶集,在书店角落翻到一本外国杂志,里面有篇讲“变性手术”的报道,说能帮人改成自己认同的性别。 他攥着杂志页角,手指都在抖——原来不是自己“奇怪”,真的有办法活成心里想的样子。 从那以后,他就把那页报道剪下来藏在课本里,每天放学都要看一眼,暗暗攒钱,想着将来一定要做这个手术。 后来他去银川制衣厂当设计助理,就是为了多攒点钱。 那时候他还叫耿兰俊,每天对着女装设计图,却总觉得那些蕾丝、花边跟自己格格不入。 有次老板让他设计一条连衣裙,他对着画纸憋了三天,最后画出来的款式却像男装外套,老板无奈地说:“兰俊啊,你这审美咋跟小伙子似的?” 他没敢说,其实自己心里早就认定,自己该是个男人。 2004年,他攒够了钱,也打听好了厦门中山医院能做变性手术。 跟父母摊牌时,家里炸了锅——爸爸气得摔了碗,说“你这是要让咱家在村里抬不起头”,妈妈坐在一边抹眼泪,劝他“咱找个好人家嫁了,别瞎折腾”。 他没放弃,天天跟父母讲自己的委屈,讲杂志上的案例,最后父母终于松了口,妈妈还帮他整理了手术需要的东西,偷偷塞给他两千块钱:“要是疼得受不了,就回家。” 2005年3月,他揣着钱和父母的牵挂,在厦门中山医院住了下来。 主刀医生修志夫博士跟他详细说手术方案:要分四次做,先处理掉女性生理特征,再塑造男性生理特征,中间还得取自体肋骨辅助,风险不小,恢复起来也疼。 他听完没犹豫,只说:“我不怕疼,就怕一辈子都做不了自己。” 第一次手术做了五个多小时,他醒来时浑身疼得不敢动,汗把病号服都浸透了,同病房的大妈看着他直抹眼泪:“这孩子遭的罪,比女人生孩子还厉害。” 他没喊疼,只是默默忍着,每天按时换药、做康复训练,恢复速度比医生预期的快了一半。 后面三次手术更难,尤其是取肋骨那次,他疼得三天没合眼,却盯着天花板笑——他知道,每多挨一次疼,就离“自己”更近一步。 2006年2月,他终于拿到了新身份证——姓名改成了“耿子”,性别栏印着“男”。 他拿着身份证蹲在派出所门口,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眼泪忍不住掉下来,手里的旧工作证被攥得发皱。 可新生活没那么容易,原制衣厂听说他变了性别,找借口扣了他的年终奖,他没争辩,收拾行李就去了深圳。 面试深圳一家广告公司时,HR盯着他简历上两年的空白期追问,他没隐瞒,坦诚说这两年在做变性手术。 原以为会被拒绝,没想到老板看完他做的地产策划案——里面把周杰伦的歌词揉进了楼盘宣传语,很有新意——当场拍板录用他,还说:“你敢说实话,做事又有想法,我们要的就是这样的人。” 后来他从深圳做到北京,一步步成了创意总监,旧工作证就一直放在档案袋里。 现在阴雨天的时候,身上手术的刀口还会隐隐作痛,他就会拿出这张工作证看看,想起从耿兰俊到耿子的这些年:有过委屈,有过疼痛,有过不被理解,但更多的是踏实。 终于活成了自己认同的样子,再也不用纠结该穿男装还是女装,该进男厕还是女厕。 像耿子这样的人还有不少,比如曾经叫刘霆的刘婷,早年是男性,后来做了变性手术,之后还投身公益,帮着和她有一样困惑的人解决问题。 他们都曾在性别认知的困境里挣扎,最终靠着勇气选择了自己的人生。 现在有人问耿子后不后悔做这个手术,他总说:“不后悔,就是可惜没早十年做。” 对他来说,能堂堂正正用“耿子”的名字生活,能在办公室里安心改策划案,能让老家的父母逢人就夸“我家小子有出息”,比什么都重要。 毕竟日子是自己过的,活成自己舒服的样子,才是最实在的事。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