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出名了, 不仅俄罗斯,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了, 谁能想到…… 俄罗斯导弹之所以难以仿造,很大原因是使用了电子管和二极管等“落后”技术,很多国家无法找到使用这些元件的技术工人。 每次看到俄罗斯用这些“落后”技术制造出世界先进装备,真的佩服俄罗斯的创造和发明。 你别真以为电子管是老古董凑数的,这里面藏着实打实的技术智慧。就拿导弹最怕的电磁脉冲来说,现在主流芯片一遇强电磁干扰就会烧穿,美国导弹得裹好几层屏蔽罩,成本翻着倍涨。可俄罗斯的电子管不一样,金属外壳本身就是天然屏障,哪怕在核爆后的电磁环境里,照样能稳定工作,制导精度一点不打折扣。去年俄乌冲突里,不少西方无人机被电磁武器干扰失控,但俄罗斯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靠着这套“老底子”元件,照样能精准命中目标,你说这“落后”技术香不香? 更头疼的是技术工人的问题。现在全球都在往集成电路上挤,大学里教电子管维修的专业早停了,工厂里的年轻人连电子管的引脚都认不全。可俄罗斯不一样,冷战时期为了应对核战争,电子管技术一直没断代,工厂里的老师傅拿着万用表测参数、调电路,闭着眼睛都能找出故障元件。有报道说,俄罗斯为了留住这些工匠,给的薪资比芯片工程师还高,就怕这手艺断了传承。其他国家想仿造?别说找不到元件规格,就算把电子管买回来,没人会调试,装进去也是一堆废铁。 这哪是“落后”,分明是俄罗斯顺着自身国情走出的巧路。这些年西方对俄罗斯的芯片制裁有多严,大家都看得到——高端光刻机进不来,先进制程芯片断了供。要是硬着头皮跟欧美拼芯片技术,大概率会被卡脖子。俄罗斯索性转头捡起自己的老本行,把电子管的稳定性、抗干扰性做到极致,再搭配自家的制导算法,反倒走出了一条别人学不来的路。就像S-400防空系统,里面的雷达组件用了不少二极管,却能同时跟踪48个目标,拦截范围覆盖400公里,比不少依赖芯片的防空系统还靠谱。 当然也不能光夸,这背后其实是现实倒逼的选择。要是有足量的先进芯片,俄罗斯未必会执着于电子管技术。但难就难在,他们没有陷入“唯先进论”的误区,反而把别人看不上的老技术打磨成了护城河。反观有些国家,要么盲目追求最新芯片,结果被卡脖子时毫无还手之力;要么嫌弃老技术没用,直接断了传承,真到需要时连个会修的人都找不到。 俄罗斯这波操作,更像给全世界上了一课:技术没有绝对的“先进”与“落后”,能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独特优势的,就是好技术。那些藏在导弹里的电子管,与其说是“落后元件”,不如说是俄罗斯工程师把“扬长避短”玩到极致的证明。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