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每天做好三件事霜降之后,天气由凉到冷。这个时候,防秋寒、秋燥、秋悲,就成了老百姓

每天做好

三件事

霜降之后,天气由凉到冷。这个时候,防秋寒、秋燥、秋悲,就成了老百姓的生活主题。每天晒背,慢饮,泡脚,各10分钟就行。

根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防秋寒,要护好头颈、脚部、关节、腰腹。早晚气温低于10℃就别再“秋冻”,该穿秋裤就穿秋裤!

防秋燥,多吃润燥的食物。比如银耳、山药、梨、荸荠、秋葵、木耳等。

防秋郁:多晒太阳,多与他人交流,帮你赶走坏情绪。

霜降之后,每天可以花30分钟,做好这三件事。

第一,10分钟晒背。

每天上午10点或下午2点左右,阳光温和,选择避风处,背对阳光坐10分钟,感到背部温热即可。

第二,10分钟慢饮。

防燥的关键,是让水被身体充分吸收,而非简单增加饮水量。

准备一杯40℃~50℃的温水,花10分钟时间小口、缓慢、不间断地频饮,让身体如浇花般慢慢吸收。

第三,10分钟泡脚。

用40℃左右的温水泡脚10分钟,水位应没过脚踝,至身体微微发热但不出汗为宜。水中可加一小撮盐或几滴生姜精油,泡完后立即擦干,穿上袜子保暖。

霜降之后,有看似养生实则伤身的3个误区。其一,天冷就吃火锅,尤其是辣锅。其实会加重秋燥。

其二,秋冬要“藏”,干脆不运动。其实可以适度运动,提升免疫力、改善情绪。

其三,泡脚的水温过高、时间过长。可能会烫伤皮肤,对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风险更大。

霜降晒背慢饮泡脚晏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