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秸秆焚烧:守住高速安全线,管控需抓要害 秸秆焚烧的争议,核心在于农民生产需求

秸秆焚烧:守住高速安全线,管控需抓要害 秸秆焚烧的争议,核心在于农民生产需求与公共安全的平衡。对河南等粮食主产区的农户而言,秋收后秸秆堆积量大,若不及时清理会影响来年耕作,而焚烧既能快速清地,又能烧死虫卵、产生草木灰肥料,成为省时省力的选择,这一现实困境值得体谅。 但秸秆焚烧的危害绝不能忽视,尤其夜间在高速公路两旁焚烧,更是致命隐患。作为一名广东人,我曾途经河南时亲身体会过这种危险:夜幕下,高速沿线的焚烧点火光冲天,浓烟在车灯照射下产生刺眼的白色反光,瞬间遮蔽路面,能见度骤降,仿佛陷入迷雾,极易引发追尾、碰撞等交通事故,人命关天,令人心惊。 国家政策并非“一刀切”禁止,而是明确分类管控:高速沿线5公里内划定为永久禁烧区,夜间列为禁烧重点时段,违规焚烧将面临罚款,若引发事故还需承担法律责任。但要从根本上遏制危险焚烧,还需“疏堵结合”。 一方面要强化执行力度,在秋收等高发期增加高速沿线夜间巡查频次,用无人机排查隐蔽焚烧点,开通24小时便捷举报渠道,通过村集体提前警示农户;另一方面要解决农民的实际难题,在乡镇设秸秆回收点、补贴小型粉碎机、简化补贴流程,推广低成本就地处理技术,让农户有更省心省钱的选择。 秸秆处理既要体谅农情,更要守住安全底线。唯有精准管控危险区域和时段,同时完善务实的支持措施,才能既保障农业生产,又让高速出行远离烟雾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