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伟为什么此后再也没有重返太空?其实他能平安落地,已是死里逃生,当年飞天时,那

芸霄记史 2025-07-14 09:28:44

杨利伟为什么此后再也没有重返太空?其实他能平安落地,已是死里逃生,当年飞天时,那26秒险些丧命的震动、神秘莫测的敲门声、窗外玻璃突现裂痕……每一幕都惊心动魄。至于后来没再飞,他本人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返回舱打开时,全国人民都盯着电视屏幕。   可画面里的杨利伟让大家心里一紧:他脸色发紫,嘴角带血,虚弱得几乎站不稳,救援人员搀着他走出舱门,双腿软得像踩在棉花上。   这一幕让人纳闷:这趟成功的太空之旅,到底让他经历了什么?   其实杨利伟在返回地球的最后关头,遭遇了一场惊魂考验。   返回舱冲进大气层,外壳被烈焰包裹,舷窗上突然冒出几道裂纹。   杨利伟盯着那些裂缝,汗水顺着额头流进航天服里,身体却动弹不得,那感觉像坐在一艘船底裂开的小船上,随时可能被烈焰吞没。   事后专家解释,这是防热层在高温下的正常变化,可当时他只能硬扛这份恐惧。   更早些,在飞船进入轨道后,另一种怪事找上了他。   太空里安静得能听见自己心跳,却冷不丁传来“当当”的敲击声,断续无常。   他贴着舷窗往外看,黑漆漆的太空什么也没有,这不明的声音在死寂的环境里格外吓人,每一下都像在敲他的神经。   科学家后来查明,这是飞船外壳因温差变形发出的响动,可当时他独自面对,只能咬牙忍住。   但最凶险的,还是火箭刚升空的那一刻,船突然剧烈抖动,低频共振让杨利伟感觉五脏六腑都要被震碎。   那26秒,他被巨力压在座椅上,仪表盘模糊到看不清。   痛苦中,他脑子里闪过训练的苦、妻子的脸,还有国家航天的重担。   26秒后,共振消失,他从死神手里逃了出来。   这三道关——发射的震动、太空的怪响、返回的裂纹——让他归来时满身疲惫。   人们盼着他再飞几次,可他却选了另一条路。   他觉得自己飞一次不算什么,培养更多航天员才是大事,于是,他在航天城当起了“总教头”。   他守在离心机旁,看着学员被甩到脸色发白,教他们硬撑下去。   他带队在沙漠练生存,教他们在极端环境下找水、辨路,夜里,他泡在水池里,指导学员模拟落水救援。   他还把那26秒里悟出的“三秒呼吸法”教给年轻人,帮他们应对危机。   神舟七号起,每次发射,他都在指挥大厅后排盯着屏幕。   看到翟志刚、刘洋这些学生稳稳操作,他眼里才有了一点笑意。   如今,航天员队伍里七成骨干都是他的学生,他没再飞过太空,但他的经验已融进每一次神舟升空,他站在地面,托起了比自己飞行更广阔的星空。   信源:环球网——杨利伟为什么没有再上一次太空?本人回答来了;中国政府网——专家解释杨利伟为何没上神舟六号

0 阅读:161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