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一个地主偷偷放走了地下党员,但被敌人发现了,敌人准备找他算账,地主却

百年战争录 2025-07-11 15:02:08

1947年,一个地主偷偷放走了地下党员,但被敌人发现了,敌人准备找他算账,地主却说:“敢抓我试试,你们知道我弟弟是谁吗?”

1947 年深秋的扬州月塘乡,郭良知刚要推开自家大门,街角突然传来一阵吵嚷。

抬头一看,十几个端着枪的国民党还乡团士兵,正推搡着一个浑身是血的年轻人 —— 那人是朱玉和,常来他家后院开秘密会议的教书先生。

郭良知的手心瞬间冒出了冷汗。三个月前,朱玉和第一次敲响郭家后门时,他就觉得这个带苏北口音的年轻人不一般。当时朱玉和抱着一摞旧书,说想在村里办夜校。郭良知看着他眼里的坚定,没多想就打开了粮仓:“夜里冷,让孩子们带些烤红薯去。” 从那天起,郭家的地窖就成了地下党的联络点。

就在这时,赵元和的枪声打破了午后的平静。郭良知眼睁睁看着朱玉和被踹倒在地,后脑勺磕在青石板上。

他强压着怒火迎上去,问道:“赵大队长这是要去哪儿?抓个共党也犯不着动枪吧?”

赵元和斜着眼睛看他:“郭大善人,这共党在你地盘上活动,你会不知道?” 说着突然揪住朱玉和的头发,“说!你们的接头地点在哪儿?”

朱玉和啐了一口带血的唾沫:“有种你就开枪!”

郭良知心里飞快地盘算着。他注意到赵元和腰间的驳壳枪还挂着红绸,那是上个月在县党部领赏时系上的。“赵大队长,”

他立刻换上讨好的笑容,“您看这太阳多毒,不如到我家喝口茶?我家新收的碧螺春,是托人从苏州带来的。”

赵元和犹豫了。他知道郭良知的弟弟郭良德是县参议员,侄子郭振邦是乡长。虽说还乡团名义上归县政府管,可真要得罪了这层关系,怕是没好果子吃。

想到这,他说道:“那就叨扰了。把共党押进去!”

郭家的木门关上后,郭良知看见朱玉和被推进了东厢房。他转身对赵元和说:“大队长稍坐,我去安排酒菜。” 穿过回廊时,他故意踢翻了廊柱下的青花瓷瓶 —— 这是给地窖里的交通员发的信号。

酒菜很快摆上了桌,郭良知特意开了一坛放了二十年的女儿红。赵元和眼睛一亮:“郭先生果然大方!”

喝到第三轮时,赵元和的舌头开始打卷:“不瞒你说,这次要不是上头催得紧……”

郭良知赶紧往他碗里夹了块东坡肉:“大队长忙得很,多吃点补补。”

与此同时,郭良知的管家老周已经悄悄摸进了东厢房。看守的两个士兵正趴在桌上打瞌睡,他们喝的酒里,是郭良知特意掺的蒙汗药。老周用匕首挑断朱玉和的绳索,塞给他一件家丁的灰布衫:“从后门出去,顺着水渠往北走。”

等赵元和发现朱玉和不见了,酒劲还没完全过去。他抓起枪指着郭良知:“人呢?!”

郭良知不慌不忙地擦着眼镜:“赵大队长,您的人守在门口,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地主,能把人藏哪儿去?”

赵元和的枪口在郭良知鼻尖前晃了晃,最终还是放了下来。他心里清楚,郭良德和县长是拜把子兄弟,郭振邦又管着全乡的壮丁名额。真闹起来,自己这个还乡团大队长的位子恐怕都保不住。

于是,赵元和压低声音,问:“郭先生,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你弟弟在县里的位子,还想坐安稳吗?”

郭良知突然冷笑一声:“赵大队长,您知道我侄子上个月给县党部捐了多少粮食吗?” 他凑近赵元和耳边,“三百担。足够让某些人在党国面前说上几句话。”

赵元和的脸一下子变得惨白。他想起上个月县党部秘书长在宴会上,对着郭良德连声夸赞:“郭参议员真是党国栋梁啊!” 再看看郭良知那胸有成竹的样子,才明白自己惹上了不能惹的人。

“算你狠!” 赵元和摔门而去,郭良知听见他对部下骂道:“倒霉,碰到个硬茬子!”

1949 年扬州解放后,郭良知的日子并没有变好。工作组进驻月塘乡时,有人举报他 “勾结还乡团”。

批斗会上,他看着台下那些曾经受过他恩惠的乡亲,突然想起朱玉和说过的话:“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工作组组长拍着桌子质问:“郭良知,你弟弟是不是国民党县议员?”

他刚要开口,人群里突然挤出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 —— 是朱玉和,现在已经是扬州地委的干部了。

他举起一份泛黄的文件说道:“我可以作证,郭良知同志在抗战期间多次为我党提供情报。这是 1947 年他协助转移地下党员的记录。”

台下顿时乱了起来。王寡妇拄着拐杖站起来:“郭先生当年打开粮仓,救了我们全家的命!”

李木匠也跟着说:“他还给村里修了三座桥呢!”

工作组的人面面相觑,最后宣布郭良知 “历史清楚,应予平反”。

1952 年,郭良知把家里的土地全都捐给了合作社。在土地证上按下红手印的时候,朱玉和正好来乡里调研。

郭良知望着远处金黄的稻田,想起 1947 年那个惊险的午后:“我只是不想让子孙后代再当亡国奴。”

1983 年,郭良知医院去世了。临终前,他把一本珍藏多年的《毛泽东选集》交给儿子:“这是朱叔叔当年送我的,你要好好保存。”

书里夹着一张褪色的照片,是 1950 年他和朱玉和在扬州瘦西湖的合影,背面写着:“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0 阅读:23

猜你喜欢

百年战争录

百年战争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