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8年,张绣不听谋士贾诩之言,追击曹操,反被曹操击败。刚逃回来,贾诩却一改前言,让他追击。张绣气急败坏地说:“我刚败于曹贼,再去追他,岂不是自寻死路?” 张绣,字儁乂,武威祖厉县人,出身凉州,自幼丧父,由叔父张济抚养长大。张济为西凉军阀,曾随董卓征战四方。张绣自小习武,精通骑射,勇猛过人。凉州叛乱时,叛贼曲成杀害祖厉县令刘进,张绣时为县府小吏,亲率部众追捕,夜袭曲成营寨,斩其首级。此举震慑叛军,郡中百姓交口称赞,张绣因此聚集众多青年俊杰,奠定了在当地的威望。 公元192年,董卓被诛,张绣随张济驻守弘农。军中粮草匮乏,张济率军南下掠夺,于攻打穰城时被流箭射死。张济无子,张绣遂承袭其部众,驻守宛城,与荆州牧刘表结盟,成为一方诸侯。张绣治军严整,常亲临前线,激励士卒,深得军心。然其性情刚烈,易因小事动怒,常需谋士贾诩规劝。贾诩智谋深远,熟谙兵法,多次为张绣化解危机。例如,某次军议,张绣欲因部将迟到而重罚,贾诩劝其以德服人,张绣采纳,军心更稳。 公元197年,曹操南征,兵锋直指宛城。张绣兵少粮乏,贾诩建议暂降以避锋芒。张绣无奈应允。降曹当晚,曹操设宴款待,酒酣之际,竟欲纳张济遗孀邹氏为妾。张绣视邹氏如母,怒不可遏,当夜召集心腹,密谋反击。贾诩虽知风险,却全力筹划。张绣率精锐弓弩手潜入曹营,四面放火,曹军大乱。曹操仓促应战,其子曹昂为护父献马被射杀,猛将典韦血战身亡。曹操仅以身免,狼狈逃出宛城。此战张绣大胜,然与曹操结下深仇,为日后冲突埋下伏笔。 公元198年春,曹操为雪宛城之耻,率大军围困张绣于穰城。张绣亲登城头督战,激励士卒坚守月余。忽闻袁绍欲袭许都,曹操军心动摇,决定撤军北返。张绣见曹军退兵,战意复燃,召集部将,欲追击立功。贾诩力谏,认为曹操用兵老辣,必有埋伏。张绣血气方刚,不听劝告,点三千精骑,趁夜追赶。 追至安众县,曹军埋伏发动,曹操亲自殿后。张绣挥刀迎战,然曹军势众,阵型严整。张绣左臂中箭,率残部突围,折兵近半,狼狈退回穰城。回城未及喘息,贾诩入帐进言,建议速整兵马,再追曹军,称此番必胜。张绣怒不可遏,指臂上伤口,血衣未换,质问贾诩为何刚败还需再追。贾诩不慌,命人取清水布帛,为张绣清洗伤口,徐徐道,局势已变,曹操急救许都,命乐进断后,乐进虽勇,智谋不及张绣,速追可胜。 张绣半信半疑,终依贾诩之计,召残部激励士气,称曹贼势衰,胜者赏金千两。士卒闻赏,士气稍振。次日拂晓,张绣率军再追,命斥候探路,谨慎而行。追至平原,乐进率曹军后卫列阵。张绣命弓弩手齐射,曹军阵脚大乱,随即亲率骑兵冲锋。乐进奋力抵挡,终不敌张绣军势,败逃而去。张绣追击数十里,斩敌数百,缴获辎重无数,大获全胜。回营后,张绣叹服贾诩料事如神,自此对其言听计从。 贾诩解释,首战失利,因曹操亲自殿后,其用兵老辣,张绣难敌。次战获胜,因曹操急于北返,留乐进断后,乐进智谋不足,故张绣得胜。这一事件展现了贾诩对局势的精准把握,也凸显了张绣的勇猛与成长。 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激战,张绣知难以独抗曹操,贾诩建议归降。张绣率部投诚,曹操宽宏以待,设宴款待,亲执张绣之手,以示信任,并促成其女与曹操弟曹均之子联姻。张绣感其诚意,誓忠曹氏,被封扬武将军、宣威侯。 官渡之战中,张绣率部奋战,协助曹操击溃袁绍,功勋卓著。战后,曹操增其封地至二千户,远超其他将领,足见器重。后随曹操征袁谭于南皮,破敌有功,晋封破羌将军。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桓,张绣随军,途经柳城时病逝。曹操闻讯,追封其为定侯,其子张川继承爵位,后因谋反被诛,家族爵位遂废。 贾诩随张绣归曹,凭智谋深受重用,官至太中大夫,封寿乡侯,辅佐曹氏数十年。张绣一生,从凉州孤儿到一方诸侯,终为曹魏猛将,起伏跌宕。其勇武过人,然性情刚烈,幸得贾诩辅佐,方在乱世立足,留名青史。
曹操是不是中国历史上被严重高估的人?这一个高赞回答,首句就足以让人惊讶。“曹
【428评论】【110点赞】
文与武ing
贾诩在三国谋士界占有一席之地,属超一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