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43军4万人从河南到广西参战,伤亡了多少人? 1979年2月,武汉军区第43军接到参战命令时,军部还在河南洛阳。这支有着"叶挺独立团"血脉的铁军,用12天完成扩编,40890名将士从中原腹地紧急开赴广西边境。 他们或许没想到,这场持续28天的战斗,会让528名战友永远留在了南疆的红土地上,另有1806人带着伤痛回到家乡。 在128师384团8连,19岁的湖北新兵丁化国正把最后一块压缩饼干塞进挎包。这个崇阳农村的孩子,入伍前连县城都没去过,此刻却要面对异国的丛林和炮火。 部队从洛阳出发时,他偷偷把母亲塞的平安符缝进了衣领——那是块红布包着的铜钱,带着老家的艾草香。 2月17日清晨,当炮兵群对越军阵地进行火力急袭时,丁化国所在的连队正在爱店方向执行穿插任务。亚热带的晨雾浓得化不开,他跟着班长在齐腰深的野草丛里摸爬,枪管上凝结的露水顺着虎口流进袖口。 突然,前方传来密集的枪声,走在最前面的副班长应声倒下。丁化国亲眼看见他后背绽开的血花,比老家过年贴的窗花还要红。 "火箭筒!"班长的吼声惊醒了愣神的新兵。丁化国抱着40火箭筒翻滚到土坡后,却发现炮筒在刚才的匍匐中被树枝卡住了。越军的机枪子弹在头顶嗖嗖掠过,他急得满头大汗,用刺刀撬了三次才把卡住的部件弄松。 当他瞄准敌人暗堡扣动扳机时,肩膀被后坐力震得发麻,却看见那座混凝土工事在火光中塌了半边。 战斗持续到第三天,连队在禄平附近遭遇越军伏击。丁化国跟着班长冲过一片稻田时,突然感觉左脚踝被什么东西咬了一口。低头一看,裤腿已经被鲜血浸透,子弹是从侧面打来的,把他的小腿骨打断了一半。 他咬着牙撕开急救包,却发现止血带早就在奔跑中弄丢了。班长二话不说扯下自己的绑腿,在他膝盖下方狠狠打了个死结。 "挺住!"班长把步枪塞到他手里,"老子背也要把你背回去!"可就在这时,越军的迫击炮在附近炸开,班长的身体突然重重压在他身上。那瞬间,丁化国闻到了浓烈的硝烟味,还有班长后颈流出的血,带着咸涩的温度。 等丁化国在野战医院醒来时,右腿已经缠满了纱布。他从护士口中得知,班长为了保护他,腹部被弹片击中,送到后方时已经停止了呼吸。那个总是板着脸却偷偷把自己的红烧肉罐头分给他的老兵,永远留在了禄平的稻田里。 这场战争中,像丁化国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43军在谅山战役中担负东线助攻任务,配合55军攻克越南首都最后的屏障。 他们用血肉之躯突破越军的"立体防御",在奇穷河畔打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当3月5日撤军命令下达时,许多战士望着身后的土地默默流泪——那里埋着他们的战友,还有永远回不去的青春。 战争结束后,丁化国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他回到崇阳老家时,母亲抱着他残缺的右腿哭了三天三夜。 如今,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经常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望着远方出神。他说,每当看到稻田里金黄的稻穗,就会想起班长最后压在他身上的重量,还有那片被鲜血染红的异国土地。 这场战争留给43军的,不仅是5269名歼敌的战绩,更是无数个家庭破碎又重建的故事。那些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979年的春天,他们用热血捍卫的国土,如今繁花似锦,盛世安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81年,41军侦察连连长崔英顺牺牲前的最后一张照片。他一身戎装,手拿望远镜,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