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人傻钱多!”7月4号,浙江杭州,一女子看到闺蜜的养生馆挣了钱,便也打算开,随后她就在闺蜜店里结识一名男子,对方自称做了10年的饮食加盟,并表示加盟特别赚钱,还愿意进行投资,结果女子信以为真,直接投了10万元进去,谁料很快她就肠子悔青!网友:这年头居然还有人敢信加盟店? 看着账上仅剩的4000多块,还有那支不翼而飞的30多克金首饰,杭州的宗女士心里堵得慌,短短一个月,本想大展拳脚开养生馆的她,不仅10万块钱投资打了水漂,还被人结结实实坑了一把。 原本在公司干得好好的宗女士,某天突然辞了职,赋闲在家的日子,她常去照顾闺蜜新开的养生馆生意。店里顾客盈门,生意红火的样子,让她也动了自己当老板的心思。于是,她开始频繁去找闺蜜取经。 就在闺蜜店里,宗女士认识了个“生意老手”陈先生,听宗女士表露出开养生馆的想法,这位陈先生马上接过话头。
他自称有足足十年饮食加盟的经验,极力向宗女士推荐加盟模式,信誓旦旦地说这种模式回本快,赚钱容易。为了显得更有诚意,他还拍着胸脯保证愿意自己出5万块钱入股,和宗女士合伙干。 陈先生的“经验”和“诚意”,一下子打动了初入商海的宗女士。她觉得这人既懂行又肯投资,非常靠谱。没怎么犹豫,宗女士爽快地拿出了自己积攒的10万块钱投入了项目。
两人口头约定,宗女士担任公司法人负责门店运营,陈先生则利用他的人脉和经验负责加盟运作相关事宜。 一开始,门店装修看起来还算顺利,可好景不长,宗女士慢慢察觉到不对劲了。陈先生当初许诺的那5万投资款,压根就没见到影子。店里的账目也是一团乱麻,花出去的钱都说不清具体去向。每当宗女士追问资金流向,陈先生总能找出各种借口搪塞过去。 仅仅过了一个月,这个还没正式起航的“养生馆”合伙项目,就已经陷入了困境,根本经营不下去。最后到了散伙清算的地步,宗女士投入的10万元巨款,只剩4000多块能拿回来。
更让她气愤的是,她发现自己一只30多克重的金首饰也被陈先生拿走了。直到这时,她才恍然大悟:哪里是什么真心实意的合伙人,陈先生分明就是冲着她的本金设下的圈套。 眼下,宗女士虽然还在努力维权,想讨回自己的血汗钱,但苦于当初过于轻信,没有留下有力的书面证据,想要追回损失困难重重。这场经历给她上了沉重的一课。 宗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这类“合伙骗局”往往披着友情推荐、经验丰富、小额投资入股等看似“靠谱”的外衣,利用的就是受害者急于创业、缺乏经验以及对“熟人”或“熟人介绍”产生的信任感。
骗子抓住的就是你想快速赚钱、又对行业不太懂的心理,用美好的承诺和看似合理的“合伙”模式引诱你上钩。等到钱进了对方口袋,才发现所有的承诺都像泡沫一样消失了。 不少人表示很心疼宗女士,辛苦钱就这么没了。也有人提醒:现在各种加盟、合作项目鱼龙混杂,真要投资,光听别人说可不行,朋友介绍的也得留个心眼。” 如何防范? 查根底,遇到主动热情要合伙的,特别是熟人介绍更要谨慎。别光听他说“经验十年”,务必要求对方提供能证明过往成功经验和资质的材料,并自己去做背景调查。
合作是大事,亲兄弟都得明算账,投资金额、各自职责、股份占比、退出机制、收益分配等关键条款,必须白纸黑字签正式的合伙协议或投资协议,避免口头承诺。协议最好找专业律师看过。
如果对方声称有资源帮你加盟某个品牌,一定要亲自核实该品牌总部授权他的加盟资质是否真实存在,别怕麻烦,直接联系品牌方确认。
合作资金怎么使用得有透明制度,最好设立共管账户,规定所有支出需要双方共同签字确认或者有明确预算审核流程,钱不能由某一方随意支配。
无论是微信聊天、转账记录、口头协议的录音(在合法前提下)还是合同文件,所有涉及资金承诺和合作的交流,都要有意识地保存好证据。 创业路上,机遇与风险并存。遇到主动送上门的“合伙人”和“好项目”,你通常会更倾向于先相信,还是会本能地提高警惕?你觉得还有什么实用的招数能识破这类“合伙骗局”?一起来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