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这次被气的够呛!他们的顶级科学家藤岛昭,居然带着核心技术连夜组团投向中国,他还放出话来:一定要助中国登顶全球科技巅峰! 藤岛昭跟中国的缘分,那得从很久以前说起。1979年,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不久,他就作为访问学者第一次到了北京大学的实验室。 那次经历给他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中国的研究者们那种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新技术的渴望打动了他。自打那以后,这四十多年里,他陆陆续续收了38位中国学生,亲自教他们做研究。 这些学生里面挺争气的,出了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对学生也是真好,甚至自己掏腰包给学生买研究要用的设备、解决他们住的地方。 因为这些贡献,2019年的时候,中国政府给他颁了一个重要的奖——“友谊奖”,这是专门给那些为中国发展做了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的。 那他为什么把整个团队都搬到中国来呢?2004年以后,日本搞了个改革,把国立大学变成独立法人了。 这个改革听起来好像是为了让大学更灵活,但实际操作中,带来的一个直接问题是:政府给大学的直接拨款变少了,特别是用来做“基础研究”的钱,更是紧巴巴的。 日本大学里的长期职位越来越难拿到,好多搞研究的年轻人只能签临时的合同工,今天不知道明天在哪工作,前途不稳当。 到了2020年,情况更糟,因为疫情冲击,日本整体花在研发上的钱,直接掉到了疫情前水平的70%左右。而同时期的中国,在科技研发上投入的钱,已经是日本的好几倍了。 两边的科研投入差距被迅速拉大。藤岛昭跟日本媒体聊到为什么选择中国的时候,话说得很明白:在这里,科学研究被看得更重,他觉得自己在这里能真正做点有价值的、能实现梦想的研究。 藤岛昭带来的,可不是他一个人的名声那么虚。他和他团队掌握的几样核心本事,确实很有分量。 头一个看家的本事叫“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气”。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太阳光和一些特殊的材料(催化剂),把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大家都知道,是最干净的能源之一。 这个技术,要是能真正规模化用起来,对全世界找替代能源都是件大事。在藤岛团队来中国的时候,美国那边主要还在实验室里摸索,日本虽然有突破但还没大规模用起来。 第二个绝活则跟人命直接相关,叫做“光动力治疗肿瘤”。 这是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思路。它用的是光催化反应,但目标精准对着肿瘤细胞去的。 打个比方,有点像用激光引导一种微妙的化学反应,专门破坏癌细胞,而对身体其他正常部位的损伤就小得多,不像传统的化疗副作用那么大。 根据日本政府官方统计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数据,最近五年来,跑到中国工作的日本科研人员数量超过了2万人,是所有外国去中国工作的科研人员中排第二多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自己研究产出的势头好像在往下走。 面对日本国内的各种议论甚至不解,藤岛昭自己倒是一直很平静。他说过自己的理念:科学研究本质上该为全人类的幸福服务,不应该被国家界限框死。 环球时报
网传,据说,听说,日方称。
【2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