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很生气!德国外交部对中国军方用激光瞄准德国军机非常的不满!7月8日,根据外媒报道,德国外交部召见中国驻德国大使,称中国军方用激光瞄准了一架参与由欧盟牵头的护航行动—“阿斯皮德斯行动”的德国飞机。德国方面表示,该行动旨在保护海上安全。 根据德方描述,这是一架由民航飞行员驾驶、搭载军事人员的多传感器平台飞机,号称“飞行之眼”,专门执行海上广域监视任务。说白了,这不就是披着民用外衣的间谍飞机吗?德国国防部发言人还强调“事先未有任何接触”,可问题来了,这架侦察机当时正在红海南部活动,而中国海军第47批护航编队也在该海域执行任务。两拨人在同一片海域,德国侦察机突然被激光照射,真的是“毫无预兆” 吗? 德国人的指控里,最关键的细节被刻意模糊了,他们始终没说清楚这架侦察机与中国军舰的距离是否进入国际法规定的“安全距离”,也没解释侦察机是否进行了电子信号采集或光学窥探等挑衅性侦察活动。更有意思的是,德方承认中国舰艇“未回应紧急频道呼叫”,却避而不谈是否无视了中方其他频段的警告。说白了,德国就是想单方面渲染“中国威胁”,却不敢把完整的事实摆到台面上。 从国际法角度看,中国的做法完全站得住脚。根据《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芝加哥公约》,军用飞机若未经许可接近他国舰艇或敏感空域,对方有权采取包括雷达锁定、激光照射、信号弹警告等措施。激光照射在国际军事行动中并非罕见手段,其核心目的是非接触式示警,而非攻击。如果德国侦察机真的在未通报情况下逼近中国舰艇,甚至试图穿透防空识别区,中方采取防御性措施完全合理合法。 德国这次反应这么激烈,背后可能藏着更深层的动机。一方面,欧盟主导的“阿斯皮德斯行动”虽然打着“保护红海航道”的旗号,但本质上是想在北约框架之外彰显自身防务自主能力。德国作为欧盟主要成员国,自然想通过这种行动刷存在感。 另一方面,中德关系近期虽然在经贸领域保持合作,但德国在安全领域对中国的疑虑始终存在。这次事件正好给了德国一个机会,在欧盟和北约圈子里给中国贴“威胁标签”。 不过,德国的算盘未必能打得响。中国在红海的护航行动是公开透明的,目的是保护国际航道安全,这和欧盟的宣称并无冲突。如果德国真的想解决问题,就应该拿出雷达轨迹、通信记录等数据,证明自家侦察机没有越界挑衅。否则,这种单方面的指责只会让人觉得德国在“外交碰瓷”。
德国很生气!德国外交部对中国军方用激光瞄准德国军机非常的不满!7月8日,根据外媒
国际事件纵深谈
2025-07-10 06:53:57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