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害怕的不是中国的航母、导弹,而是九天无人机。 “九天”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16吨,载荷6吨,航程7000公里,滞空时间超过12小时。啥概念?它的载弹量和歼-10C战斗机差不多,航程能覆盖西太平洋大部分区域。更绝的是它肚子里的“异构蜂巢任务舱”,能装200到300架微型无人机或巡飞弹,一次释放就能形成遮天蔽日的蜂群攻击。 关键是,这么个大家伙造价可能也就几千万美元,而美国一艘航母造价几十亿美元,一枚防空导弹上百万美元。用“九天”带一群自杀式无人机去饱和攻击,就算被拦截一部分,剩下的也能把对方打残废,效费比直接碾压传统武器。 而且“九天”采用开放式系统架构,能快速更换任务模块,今天挂炸弹,明天装电子战设备,后天又能当通信中继站。这种灵活性背后是中国完整的无人机产业链支撑,从芯片到复合材料,从飞控系统到AI算法,国内企业都能搞定。反观美国,虽然技术先进,但供应链分散,研发周期长。美国研发的激光反无人机武器,单个系统成本高达数百万美元,而且只能部署在固定地点,根本没法应对“九天”这种移动蜂群平台。 无人机对战争规则的颠覆已经在实战中显现。纳卡冲突中,阿塞拜疆用TB-2无人机搭配巡飞弹,把亚美尼亚的坦克和防空系统炸得七零八落。俄乌战争更夸张,乌克兰用改装的商用无人机扔迫击炮弹,成本几十美元,却能瘫痪俄军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装甲车。 “九天”要是上场,这种不对称打击只会更狠。它能在1.5万米高空释放蜂群,避开大多数防空系统的拦截范围,然后让微型无人机自主寻找目标,就算被干扰也能靠预设程序继续攻击。 为了应对,美国选了条“堆钱”的路,拼命研发昂贵的拦截系统。比如空军的“高能激光武器系统”,号称能在几秒内击落无人机,但一套系统就得几千万美元,而且耗电巨大,得跟着发电机跑。海军陆战队的“紧凑型激光武器系统”,有效射程只有几公里,面对蜂群根本不够用。 中国则反其道而行之,继续深耕更便宜的无人机。“九天”本身成本低,还能携带大量低成本巡飞弹,就算被击落一批,再派一批上去,用数量淹死对方防御系统。这种“以量取胜”的策略,让美国的高端拦截技术成了摆设。
美国害怕的不是中国的航母、导弹,而是九天无人机。 “九天”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16
国际事件纵深谈
2025-07-10 05:51:35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