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过劲来的俄罗斯“翻脸不认人”,立马对华凶狠下手,中方立即出手让俄冷静! 俄罗斯近期突然调整对华政策,在汽车和能源两大领域对中国企业设置障碍。2025年初,俄罗斯将进口汽车关税系数从20%猛增至38%,导致中国汽车清关费用飙升30000卢布,更对中国车企实施长达三个月的认证延迟。能源领域同样不友好,前两个月中国从俄进口原油量骤降12.6%,液化天然气暴跌22.4%,这种断崖式下跌源于俄方刻意收紧供应。这些措施无异于经济背刺,尤其在中俄刚签署天津炼化项目后实施,更显其反复无常。 中国反击迅速而精准,针对汽车关税壁垒,中国企业立即转向哈萨克斯坦建厂,通过欧亚经济联盟迂回进入俄市场,同时削减对俄汽车零部件出口。能源领域则启动"去俄罗斯化"预案,与卡塔尔敲定LNG长期协议,并将中亚管道输气量提升15%。最令俄方意外的是,中方突然推迟中俄联合开发的北极液化天然气项目评审,这个价值210亿美元的项目本是俄罗斯突破西方制裁的关键筹码。这套组合拳让俄罗斯经济部门措手不及,被迫重新评估对华政策。 俄罗斯冒险挑衅的背后,是其在美俄博弈中的战略焦虑。随着美俄关系出现缓和迹象,部分西方品牌准备重返俄罗斯市场,这让克里姆林宫产生"西方市场即将解封"的错觉。更关键的是,俄罗斯民粹主义情绪高涨,远东地区民众对中国投资的抵触日益强烈,普京需要展现"保护本土产业"的强硬姿态来安抚国内。但这种短视行为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中国汽车已占俄市场80%份额,俄能源出口42%依赖中国市场,这种深度绑定不是临时找替代就能解决的。
俄罗斯的军事实力还能撑多久?说白了,俄罗斯最大的底牌是人。看看俄土战争,打了24
【5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