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条新闻我都脸红,中国的专家和学者们都干嘛去了?一个英国人,用了10多年时间,搜集了英国,法国等大量的档案,写了这本书,《南海的历史与主权》,用大量的客观历史文献证明,南海是中国的。 卡蒂开始研究这事,源于 2009 年南海局势的紧张,当时菲律宾等国提出了主权声索。他最初只是偶然翻阅,却在英国国家档案馆发现了不少关于南沙群岛归属的资料,之后又扩展到法国、美国的相关档案。研究显示,从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 70 年代,英法的法律顾问在文件中多次明确西沙、南沙群岛属于中国。1918 年,法国外长白里安就认为西沙群岛显然是中国领土;1931 年,法国外交部法律顾问也持相同观点。英国 1974 年的内阁备忘录更是清晰指出,南沙群岛属于中国,与法国、菲律宾无关。 卡蒂的研究方法很实在,以档案为核心依据。1956 年,美国副国务卿墨菲承认菲律宾对南沙没有主权,却认为让菲律宾提出主张对美国有利。显然,美国明知事实却出于自身利益考量,有意纵容,这使得南海局势在几十年里愈发复杂。他认为,国家档案虽不一定等同于官方最终立场,却能反映各部门经过研究得出的专业意见。比如法国在 20 世纪 30 年代曾想对西沙群岛提出主张,但内部法律专家研究后,最终还是承认了中国的主权。这些档案揭示出,西方国家的公开表态与内部认知往往存在不小差距。 如今的局势也颇为微妙,菲律宾在美国的支持下频频采取小动作,不仅在仁爱礁非法 “坐滩”,还拿所谓 “南海仲裁案” 说事。卡蒂在书中直接指出,菲律宾的主张在历史和法律层面都站不住脚。英法档案明确显示,菲律宾从未对南沙群岛实施过有效管辖,其行为多由美国背后推动。他还提到,中国对南海的主权主张不仅符合历史事实,也契合西方古典国际法中先占、持续管辖和有效控制的原则。 不过,这本书的意义不止于历史论证,更对国际法实践有所启示。卡蒂认为,中国无需为了和平而妥协,应坚守法律立场。他呼吁国际社会摒弃地缘政治私利,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这一观点在博鳌亚洲论坛 2025 年年会等场合得到呼应,与会专家强调应通过对话而非对抗解决争端。 其实中国学者也一直在努力,从历史文献、考古发现和法理分析等方面,构建了完整的南海主权证据链。比如厦门大学李剑教授的《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及证据目录》,系统梳理了中国对南海的管辖历史;央视纪录片《这里是中国南海》通过渔民《更路簿》等实证资料,展现了中国人民开发南海的千年历程。 当前南海局势仍较复杂,菲律宾在美国支持下持续挑衅,中国则通过海警执法、外交磋商和国际合作等方式维护主权。卡蒂的研究提醒国际社会,南海争端的核心是历史与法律问题,外部干预和单边行动都无助于问题解决。正如中国外交部所说,中国始终致力于通过对话协商管控分歧,推动 “南海行为准则” 磋商,构建和平稳定的地区秩序。
看到这条新闻我都脸红,中国的专家和学者们都干嘛去了?一个英国人,用了10多年时间
我是捣蛋鬼
2025-07-09 21:59: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