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做好最充足的打算:一旦俄罗斯打赢了,我们或要做三件事,假设俄罗斯能够扭转局势,获得胜利的话,我国要做好在三件事上做好充足的打算,以备不时之需! 假设俄罗斯真在俄乌冲突中翻盘,中国得在三件事上做足准备:经济上抓机遇,外交上找平衡,安全上强防线。 俄罗斯要是赢了,西方制裁肯定更狠,它的油气出口得找新买家,中国就是头号选择。2022年,中俄贸易额已经2440亿美元,能源是大头。中国可以多买俄罗斯的天然气、石油,签长期合同,稳住能源供应。2023年,中俄已经开始谈远东天然气管道,每年能供100亿立方米气,这事得加快推。同时,推人民币结算,少用美元,既防风险,也能让中国在全球能源市场更有话语权。俄罗斯在高科技和制造业上有短板,中国可以出口设备、技术,比如帮他们搞北极航线的破冰船研发。这不仅能帮俄罗斯经济回血,也让中国在极地事务里多张牌。中亚那边,俄罗斯影响力弱了,中国得借“一带一路”加快建铁路、港口,跟俄罗斯把利益协调好,别起冲突。当然,西方制裁可能波及中国企业,得提前备好预案,比如用中亚的中转站规避风险。 再说外交。俄罗斯赢了,全球地缘政治得大洗牌,中国得既深化中俄合作,又不跟西方彻底翻脸。中俄关系是抗衡西方的重要支点,2023年上合峰会已经证明,双方在能源安全、反恐上配合得挺好。未来,中国得在联合国、上合组织这些平台上跟俄罗斯多协调,推多极化世界。但得小心,别让外界觉得中国完全倒向俄罗斯,战略自主性不能丢。美国可能把矛头更对准中国,中国得跟欧盟、东盟多沟通,展现和平发展的大国形象。比如,帮欧盟缓解退出俄罗斯市场后的经济压力,推新能源合作。乌克兰重建也是个机会,中国可以投点资金、技术,建高铁、港口,既扩大影响力,又保持中立,避开地缘争端。 最后说安全。俄乌冲突让大家看清,现代战争拼的是高科技和信息化。中国得加速军队现代化,重点是无人机、电子战、网络安全这些领域。2023年中俄“海上联合”军演已经试了新型电子对抗设备,未来得常态化搞这类演习,提升协同作战能力,震慑潜在对手。中亚、北极这些地方,俄罗斯可能更强势,中国得跟他们把利益边界划清楚,免得起摩擦。中国一直主张克制用核武,未来得继续坚持防御性核战略,完善危机沟通机制,防着误判引发冲突。安全上,底线思维得贯穿始终,随时应对复杂局面。 俄罗斯要是真赢了,全球局势会更复杂,但中国只要准备到位,就能化挑战为机遇。经济上,中俄合作会更深。2025年,西伯利亚力量二号管道估计能通气,每年给中国供气量再上一台阶,人民币结算比例也会涨,美元的影响力进一步被削弱。中亚的铁路、港口项目会加速,2024年中国在哈萨克斯坦的铁路项目已经初见雏形,未来几年能连成网,串起中俄经济走廊。中国企业还会加大对俄技术出口,北极航线的破冰船研发估计能出成果,帮中国在极地事务里站稳脚。 外交上,中国会继续在多边舞台上发力。2025年,联合国估计会多讨论多极化议程,中国跟俄罗斯会联手推一些提案,但中国也会跟欧盟、东盟保持沟通,推经济合作,稳住关系。乌克兰重建会是个大市场,中国企业估计能拿下不少基建项目,比如高铁、港口,既赚了钱,也刷了国际好感度。中国会继续保持中立,不掺和地缘争端,外交空间会越铺越大。 安全上,中俄联合军演会更频繁。2025年,估计会在南海或者黄海再搞一次大规模演习,无人机、电子战设备会是重点,双方配合会更默契。中国军队现代化会提速,网络安全、无人机这些领域的投入会翻倍,防线会更牢。中亚、北极的利益边界会通过谈判划清楚,减少摩擦风险。中国的防御性核战略会继续坚持,危机沟通机制也会更完善,国际军控会议上中国的声音会更有分量。
俄罗斯成功做了一次试探,得出结论:北约也是只纸老虎。 俄罗斯这次的试探,像往
【16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