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南一单亲妈妈身患癌症,临终前打算将11岁和8岁的儿子托付给亲戚,谁知亲戚们集体哭穷,拒绝帮其抚养,无奈之下,单亲妈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2016年春天,刘福兰走出医院的大门,她手里紧紧攥着那张诊断书——肝癌晚期,医生告诉她,最多半年时间。 她不是没预感,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从丈夫去世那年起,她便一直觉得自己终有一天会倒下,可她一直撑着,硬是靠着在小饭馆刷碗、打扫卫生把两个儿子抚养到今天她怎么能放心离开? 她记得2008年丈夫查出肝癌那天,医生同样也是这样递给他们一张“通知”,那时家里本就拮据,但他们还是四处筹钱,希望能换来一线生机,可几个月后,丈夫病情恶化,不治而亡,留下她和两个嗷嗷待哺的儿子。 那个时候大儿子刚会蹒跚走路,小的还在襁褓中,她没时间哭,只能咬牙开始一人撑起整个家。 她不识几个字,也不会技术工种,只能靠体力赚钱,她给人洗碗、收拾客房,也干过一段时间推销员,风里来雨里去,两孩子倒是争气,放学后总主动做家务,甚至在她加班时自己动手做饭吃,偶尔她回家晚了,看到厨房还残留着孩子煮面的热气,眼泪便在眼眶里打转。 这些年她已习惯孤独,也不奢望外人同情,可如今她实在撑不下去了,她试着联系亲戚,想为两个孩子寻找一个能照应他们的去处。 她一个个拨电话,一家家登门,请求他们暂时收留,她没有提出高要求,只希望两个孩子能吃饱穿暖,不被拆散,可得到的回答,几乎如出一辙:不是不愿意,是实在没条件。 她知道亲戚们也有各自的难处,也明白这个请求于情于理都不轻松,但她实在别无选择,她甚至开始写信,把手里的低保金包在信封里投进社区信箱,附上一行歪歪斜斜的字:求好心人收养我两个儿子。 幸运的是,社区工作人员在清点邮件时发现了这封信,很快事情被上报,并引起媒体关注,记者前往她家时,拍下了那扇斑驳铁门后的情景。 一间十来平的小屋,只有两张木板床和墙角堆满的药瓶,孩子们窝在角落里写作业,一旁挂着脱线的蚊帐,空气中混着霉味和药味。 新闻播出后,网络迅速被这则求助刷屏,无数网友留言、转发,表示愿意伸出援手,可即便社会爱心涌动,刘福兰却依旧反复强调:孩子不能被分开,他们是兄弟,是这个世上彼此唯一的亲人。 正当一切还未有定论时,她远在外地打工的外甥尹世民在网上看到了这则新闻,他顿时怔住了,他毫不犹豫地买了回老家的车票。 他赶到医院时,刘福兰正靠在床头吸着氧气,已经说不出太多话,她看到外甥时愣了一下,随后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尹世民跪在床前,轻声告诉她,他愿意收养表弟们,虽然生活不富裕,但绝不会让他们挨饿,那一刻刘福兰终于松了口气。 不久后她安静地走了,手里紧紧攥着孩子们小时候的照片,她的愿望最终得以实现,两个孩子没有被拆散,有了新的家。 地方政府在了解情况后,也及时介入,为尹世民一家安排了相连的廉租房,并提供了补助和孩子们的教育支持,公益组织设立了专项基金,用于孩子们的未来生活与求学,表哥白天在厂里上班,晚上陪孩子们写作业,生活虽然简单,却充满温情。 一个母亲用尽全力守护的两个孩子,终于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继续前行的方向,她未能陪伴他们成长,但她用自己的方式,为他们争取到了一个完整的未来。 信源:株洲新闻网——湖南女子肝癌晚期向社会托孤:谁能收养我两个孩子?
2016年,湖南一单亲妈妈身患癌症,临终前打算将11岁和8岁的儿子托付给亲戚,谁
沐语纪史录
2025-07-09 16:19:15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