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1拾荒老人被工地老板收留6年,老人被家人接走时,工地老板林有威突然拦住准备离开的聋哑老人,大声说道:“别着急走,先把钱结清!”
信息来源: 极目新闻——被工地收留6年的聋哑老人回老家团年,村里放鞭庆祝
2016年在杭州余杭区的工地上,包工头林有威看到一位老人,衣衫破旧,背弯着腰,在工地周围翻捡垃圾,口袋空瘪,眼神茫然。
林有威担心工地危险,多次高声提醒。
然而老人毫无反应。
工人们告诉林有威,这是个无亲无故的聋哑老人,平日受尽欺负,连血汗钱也常被夺走。
望着老人枯槁的脸庞和脏污的头发,林有威心中抽紧。
他走近老人,指了指食堂方向,又拍拍自己胸口,比划着表示干活就给工钱。
老人领悟到这份诚恳,点点头走进食堂。
此后每到饭点,他便在厨房默默生火洗菜,打扫干净后,还常自告奋勇去搬沉重的水泥钢筋。
林有威渐渐成了老人的依靠,理发、添置冬衣棉被都一手包办。
老人无法办银行卡,林有威比划着约定每月付五百零钱,工资代存。
老人感激涕零,紧握林有威的手连连点头。
从此他干活更不惜力,成了工地上抢着搭把手的“勤快老头”。
只是每逢过年,看着工友回乡的背影,老人眼中总流露出无声的渴望。
林有威看在眼里,春节时不仅为他买新衣包红包,更叮嘱留守工友好好照看他。
这样相互扶持的日子转眼过了整整六年。
然而工地终有结束的一天。
2022年1月工程告竣,林有威看着老人无处托付,心头发酸,工地漂泊终非长久之计,为他寻家才是根本。
林有威试着向媒体求助,将老人信息放上网。
有人找来认亲,核实后却是空欢喜。
年关又至,林有威须返乡,只得将老人暂托救助站。
他再三叮嘱站里人员,一有消息立刻通知。
出乎意料的是,春节林有威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来电自称重庆人何小康,说网上老人正是他走失多年的四爸何志友,他们父子已在来杭路上。
确认对方所述特征全都吻合,林有威惊喜之余又生忧虑,万一是骗子呢?
老人好不容易有了安定生活,不能再出差错。
为保万无一失,林有威冒冬夜寒风自驾奔回杭州。
次日在救助站门前相见,何家父子扑向老人相拥而泣,老人也泪水纵横,喉中发出含混哽咽声。
何小康缓缓道出旧事,2006年,聋哑的四叔随其父何志民赴杭务工,却不慎失散,从此杳无音信,靠拾荒漂泊,桥下纸箱为榻,冷硬馒头裹腹,直到遇见心善的林有威。
核实无误,何小康千恩万谢欲带老人返乡。
此刻林有威郑重拦阻,“稳妥起见,该做次亲缘鉴定。”化验结果出来,血缘确凿。林有威心中的重石终于落地。
送别之际,何家父子正要登车,林有威却出人意料地再次拦下,“别急,还有件大事未了!”他转身从车里拿出一个鼓鼓的黑布袋,稳稳递到何志友手上:“这是你六年来一砖一瓦攒下的工钱,共十一万三千三。如今家归路坦,该结清了!”
老人捧着袋子热泪盈眶,连连摇头后退。
何家父子更是震惊得语塞:“我们怎么还能收这笔钱?您的大恩已难报答……”林有威坦然一笑:“这是老何的血汗钱,跟我有啥关系?”
何志友最终将布袋抱紧胸前,含泪向林有威挥手。
林有威只挥手大声道:“路上慢点!回去好好过日子!”
六年的守候为陌路流浪者撑起了一个暖巢,那份默默存下的十几万,不仅还清了工钱,更是一个普通人用最实在的方式,在世间写下的,关于善良的长久存证,它温润无声,却永远值得。
大海故乡
遇到了有善心、有情义的好老板了。
用户10xxx30
这样的老板必须发大财,一生平安
老哥
五百一个月一年才6000,做了6年那就是36000,那你的113300元从那计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