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啥来啥,除了轰-20,中国还有一款战略轰炸机:美国如何应对 最近美国海军那边挺热闹,全是围绕着福特级核动力航母的事儿。 说起来,这福特级航母当初可是被捧上了天,美国军方说它是未来几十年海上霸权的支柱,光一艘福特号的造价就奔着 130 亿美元去了,这还没算后续的维护费用。 2017 年福特号正式服役那会儿,媒体铺天盖地报道,说它用了多少多少黑科技,比如电磁弹射、全自动武器升降机,号称能把舰载机出动效率提高三成,领先其他国家航母至少一代。 可谁也没想到,这些所谓的 “黑科技” 后来全成了麻烦的根源。就说那个电磁弹射系统,设计的时候说平均每弹射 4000 多次才会出一次故障,结果真用起来,平均一百多次就掉链子。有次测试的时候,连续三次弹射失败,直接导致舰载机停飞了两天。 全自动武器升降机也没好到哪儿去,原本计划装 11 部,结果交付的时候只有 2 不能用,剩下的要么卡壳要么漏电。 船员们没办法,还得像在老航母上那样,靠人力搬炮弹,效率比尼米兹级还低。 这一拖就拖了好几年,到 2023 年的时候,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发了份报告,说福特号的关键系统可靠性还没达标,不具备实战部署能力。 这时候距离它服役已经过去六年了,花的钱早就超过 170 亿美元。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的马伟明教授早几年就说过,美国搞的那种中压交流电磁弹射技术路线有缺陷,可靠性很难保证。 他团队搞的中压直流技术,在福建舰上测试的时候,故障率只有福特号的几十分之一,弹射效率还更高。 其实这种新技术扎堆导致项目拉胯的事儿,以前也有过。 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搞 “海狼” 级核潜艇,为了追求绝对领先,用了十几种未成熟技术,结果造价飙升到 30 亿美元一艘,原本计划造 29 艘,最后只造了 3 艘就停了。 现在看中美在海上力量这块的发展,路子确实不一样。美国总想一步到位,搞出能碾压对手的装备,结果常常因为技术太激进掉坑里。 就拿航母配套的舰载机来说,中国从歼 - 15 开始,一点点改进,现在的歼 - 35 隐身舰载机,测试进展很顺利,据说很快就能上福建舰。 而美国的 F-35C,这几年故障不断,去年还有架在南海坠海了,打捞费就花了几千万美元。 美国海军最近给造船厂下了最后通牒,说今年年底前必须解决福特号的所有问题,不然就要追究责任。 但懂行的都知道,有些技术缺陷不是短期内能搞定的,比如电磁弹射的储能模块,设计上的问题改起来比重新造还麻烦。 估计美国军方现在也挺头疼,福特号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继续砸钱吧,不知道要填多少坑;不砸钱吧,这一百多亿美元就真打水漂了,而且还得眼睁睁看着其他国家的航母技术一点点赶上来。 这事儿说到底,还是搞装备不能太急功近利,新技术得一步一步验证,不然再有钱有技术,也架不住这么折腾。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南亚暗战曝光:巴铁用手机塔当武器,印度战机成了“睁眼瞎”当全世界盯着印巴边境的
【13评论】【2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