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教官对魏牌汽车的事件声明
我给大家重新整理一下这个时间的时间逻辑,大家就能看明白了。
一、购车前:商务合作试探(2025年5月6日-8日)
- 5月6日:张教官团队商务人员主动联系魏牌,展示视频播放数据(自称单条视频2000万播放量),询问魏牌“星图合作计划”,暗示寻求商务推广合作。
- 5月8日:张教官团队再次催促合作进展,魏牌回应需等待新车高山系列正式发布(5月13日)后再推进。
二、故障发生与初期沟通(5月16日-19日)
- 5月16日:
- 张教官团队在成都提走魏牌高山MPV新车,驶离107公里后于成雅高速突发“变速器故障”,车辆失去动力。
- 魏牌行动:当晚成立专项小组,联系张教官团队提供救援及上门服务。
- 5月17日:魏牌提出解决方案(具体未公开),但张教官团队拒绝,协商未果。
- 5月18日:张教官要求直接与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对话,魏牌继续协商。
- 5月19日:魏牌提出按“三包政策”处理(退换车),再遭拒绝。
三、僵局与异常诉求(5月20日-31日)
- 5月20日:
- 魏牌通知新车已抵达成都交付中心,张教官团队回应:“不缺车,无具体方案前车辆停别墅不动”,并强调“未提商务合作”。
- 张教官团队自称“非一般用户”,以“诚意不足”为由中断沟通。
- 5月21日-31日:魏牌多次尝试沟通,张教官团队未回应。
四、转折与换车(6月1日-3日)
- 6月1日:张教官团队突然提出换车要求。
- 6月3日:魏牌紧急完成换车,并同意封存故障车等待第三方检测。
五、检测回避与舆论发酵(6月4日-7月2日)
- 6月4日-19日:魏牌多次协调检测故障车,张教官团队以“机构资质存疑”为由拒绝(质疑魏牌指定的“汽车召回网”专业性)。
- 6月19日:张教官团队向魏牌发送故障视频,暗示“若魏建军不回复,视频将发布至网络”。
- 7月2日:张教官在抖音发布故障视频,引发大规模舆论关注。
六、公开回应与录音曝光(7月3日-7日)
- 7月3日:魏牌发布官方声明,详述沟通过程,强调高山车型交付近万辆无同类故障,并质疑张教官“设局拍摄”。
- 7月4日:张教官提出五项诉求:拒签保密协议、拒换车、要求公开真相、质疑检测机构、坚持面见魏建军。
- 7月7日:魏牌对接店长以账号“一个委屈的售后店长”曝光关键录音,揭露张教官团队将维权与商务合作捆绑(如“坏事变好事,商业上可谈”),并出示5月6日寻求合作的聊天记录。
七、舆论反转(7月7日后)
- 录音显示张教官团队要求“特殊诚意方案”(暗示商务合作),与其公开宣称的“不求赔偿只要真相”矛盾,舆论转向质疑其动机。
- 张教官辩称录音“被剪辑”,但网友普遍不认可。
关键争议点与逻辑矛盾
1. 维权动机存疑:
- 张教官团队购车前主动寻求合作,故障后拒绝常规解决方案(换车、检测),转而要求“特殊诚意”,被录音实锤将质量问题与商务合作捆绑。
- 提车时携带专业拍摄设备、回避工作人员,被质疑刻意制造维权素材。
2. 检测回避的合理性:
- 张教官以检测机构“资质不足”拒绝检测,但未提出替代方案,被质疑拖延时间以发酵舆论。
3. “非一般用户”双重标准:
- 团队自称不适用“正常消费者处置方案”,却以消费者维权名义施压,人设崩塌。
事件核心逻辑链
商务合作试探 → 新车故障 → 绕过常规渠道直接施压高层 → 拒绝解决方案 → 拖延检测 → 网络曝光维权 → 被曝以维权筹码索取合作 → 舆论9反转
整个过程揭示了维权行为与商业诉求的深度绑定,最终因证据链完整(录音+聊天记录)导致张教官团队公信力彻底瓦解。
汽车资讯大v聊车魏牌
Kylin Jin
果然是店大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