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安全的两个国家,一个谁也打不过,一个谁也不敢打。世界纷纷扰扰,但有两个国家却安全感爆棚,其中一个谁也打不过,而另一个则是谁都不敢打,这两国分别是谁,又凭什么那么安全呢?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这两个国家,其中那个谁也打不过的,当属蒙古国了,这个国家夹在中俄两大国之间,就像两个巨人中间的小娃娃。 从军事角度看,蒙古国的军力确实不咋地,根据2025年的最新数据,蒙古国现役兵力大约2万人,预备役1300多人。 陆军装备的坦克大多是苏联时代的T-72,这些老古董已经服役了几十年,性能早就跟不上现代战争的需求。 空军更寒酸,总共50架飞机,能正常飞行的屈指可数,连像样的战斗机都没几架。 海军就更逗了,总共7个人,3条船,而且三艘船共用一个发动机,每次只能派一条船出海,平时的任务不是打仗,而是运羊毛和载游客在湖里兜风。 这样的军力,跟中美俄比起来,简直就是蚂蚁和大象的差距,美国光一艘航母的舰载机数量,就比蒙古国整个空军的飞机还多。 俄罗斯的一个装甲师,坦克数量就能超过蒙古国陆军的总和,但奇怪的是,就这么个军事弱国,却没人敢轻易招惹。 关键就在于它的地理位置,蒙古国被中国和俄罗斯死死地夹在中间,这两个国家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军事实力全球顶尖。 中俄都把蒙古国视为战略缓冲地带,谁也不希望对方控制这里。 当年苏联解体后,蒙古国曾想搞“第三邻国”战略,跟美国、日本套近乎,但很快就发现,离开了中俄的支持,自己连基本的进出口都搞不定——90%的进出口依赖中俄的铁路运输,去年182亿美元的贸易额中,中国占了67%。 2025年6月,蒙古国新总理刚上任,就赶紧邀请中俄参加“可汗探索”多国维和演习,同时还跟俄罗斯商量举办“色楞格”联合军演。 这就是典型的“大国夹缝中的生存智慧”,就像蒙古外交部长说的:“当两头大象在草地上亲热时,最安全的地方就是它们脚下的青草。” 至于那个谁都不敢打的国家,当然就是美国了,因为它的军事实力实在太强大了,2025财年,美国的国防预算高达8952亿美元,占全球军费总额的40%,超过排在其后9个国家军费的总和。 要是按特朗普的计划,2026财年军费还要涨到1万亿美元,这么多钱砸下去,美军的装备自然是全球顶尖:11艘核动力航母、800多个海外军事基地、遍布全球的导弹防御系统,还有正在研发的高超音速武器和“金穹”反导系统。 就拿亚太地区来说,美军为“太平洋威慑倡议”申请了99亿美元,重点提升关岛的弹道导弹防御能力,还计划在菲律宾部署陆基反舰系统和“堤丰”中导系统。 这种军事存在,让任何想挑战美国的国家都得掂量掂量,而且历史上招惹过美国的国家,下场都很惨。 2003年,伊拉克萨达姆政权被美国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推翻,国家陷入长期战乱,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2011年,利比亚卡扎菲政权被北约空袭推翻,卡扎菲本人惨死,国家至今四分五裂。 2025年6月,伊朗因为支持胡塞武装袭击美军基地,遭到美国“福特”号航母战斗群的导弹打击,三处核设施被摧毁,伊朗虽然公布了导弹射程内10座美军基地的地图,但最终也没敢采取实质性报复行动。 这些例子都在告诉世人:跟美国作对,后果很严重。 不过美国的安全也不是绝对的,虽然它的军事实力无人能敌,但过度依赖军事手段解决问题,也让它陷入了“霸权困境”。 美国在中东的长期驻军和干预,不仅耗费了巨额资金,还引发了当地民众的强烈反美情绪,恐怖主义反而越反越多。 美国每年7000多亿美元的军费开支,相当于全球军费总额的40%,但国内却有大量民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得不到解决。 这种“大炮与黄油”的失衡,正在侵蚀美国的根基。 这么看来,蒙古国的安全靠的是地缘优势和大国平衡,而美国的安全靠的是绝对的军事霸权。 但这两种安全模式都有各自的隐患:蒙古国过于依赖外部力量,一旦中俄关系发生变化,它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 美国则因为穷兵黩武,正在透支自己的国力和国际信誉,这也提醒我们,真正的安全不能只靠武力,还得靠国际合作和共同发展。 就像咱们中国一直主张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东盟就像一盘散沙今天晚上,在谈到美国对东盟各成员国祭出高额关税时,东盟秘书长高
【34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