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庆渝中区,女子和丈夫下班买了5袋50斤大米,付完钱还没把大米拿出店

阅微札纪社 2025-07-08 13:16:53

2023年,重庆渝中区,女子和丈夫下班买了5袋50斤大米,付完钱还没把大米拿出店外,店员就发现大米已经过期,提出更换!女子不愿意,要求十倍赔偿!两人争执不下,等待老板处理,谁料,没多会来了一名男子,拿着铁锹就往女子和丈夫身上砸,导致女子和丈夫双双住院。事后超市回应,打人者是老板也是员工,女子是职业打假人!   “我们当场都说会退了,是她非要十倍赔偿,这不是职业打假是什么?”当超市老板的女儿郑女士愤愤不平地说出这句话时,她的父亲因为这事身体不舒服正躺在医院。而那把断裂的木锹柄,地上干涸的血迹,以及围观群众用手机拍下的混乱画面,都见证了这场冲突的发生。     2023年2月16日那天,冯女士和丈夫买了5袋50斤装的大米,花费625元。可刚付完钱,她就发现这些大米已经过期半个月。超市当即表示可以退换,但冯女士一口拒绝,并直接搬出《食品安全法》,要求十倍赔偿,即6250元。     “普通家庭谁会一次性买250斤大米?还这么巧刚好买到过期的?”对于超市方质疑,冯女士的解释是,她是给老家父母和亲戚带的。但超市不信,认为她根本就是职业打假人,专门盯着小超市的过期商品,然后索要高额赔偿。     职业打假人这个群体,近年来一直游走在法律和道德的边缘。他们熟知食品安全法规,专挑标签瑕疵、临期或过期商品下手,甚至有人会故意藏匿过期商品,等消费者购买后再“发现”索赔。对于小本经营的商家来说,一次高额赔偿可能就意味着几天甚至一个月的利润打了水漂。     事后,超市方解释,打人的员工有精神疾病。但这一说法显然无法平息众怒,无论是否有精神问题,暴力行为都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而冯女士夫妇的伤势,也让事件彻底脱离了“消费纠纷”的范畴,演变成一起治安案件。如果员工确实存在精神问题,医学鉴定将成为关键;如果没有,那么故意伤害罪的指控将难以避免。     虽然从法律上来说,冯女士的索赔要求在法律上是站得住脚的。但问题在于,她是不是真正的“消费者”?如果她确实是买来自用或送亲友,那么她的索赔完全合法。可如果她是以打假为业,靠索赔牟利,法院可能会认定其不属于“生活消费”,从而不支持十倍赔偿。     这起事件也暴露了小超市的经营难题,许多个体商户缺乏完善的库存管理系统,容易因疏忽导致商品过期。而一旦被职业打假人盯上,高额赔偿可能让本就微薄的利润雪上加霜。     但无论如何,售卖过期食品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商家不能以“疏忽”或“职业打假人恶意索赔”为借口逃避责任,更不应该因情绪失控就对消费者肆意殴打。   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 极目新闻2023-02-20|女子买250斤过期大米索赔反被打?超市:结账时就发现大米过期,但她坚持带走  

0 阅读:180

评论列表

秦始皇

秦始皇

2
2025-07-08 17:10

从商家的角度来讲,事情只要是人干的就必然会有疏漏,有时候遇到职业打假人也有点冤。但从社会角度来讲,职业打假人对于促进商家诚信经营是有正面作用的,我们所有消费者都是受益人。所以就看哪边长得丑吧,毕竟颜值才是正义[doge]

猜你喜欢

阅微札纪社

阅微札纪社

阅微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