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49年,秦王对丞相甘茂说:“寡人要吃公鸡蛋,3天内必须找来!”。甘茂一愣,回家后忧心忡忡,没想到, 7岁的孙子甘罗,很快心生一计:“爷爷,我有办法! 按理说,公鸡是不会下蛋的,但嬴政就是喜欢刁钻的事来针对别人。 他想吃鸡蛋了,还吩咐大臣们得在三天之内给他弄来。 大家都没想到,嬴政借题发挥的事,竟然被一个7岁的小孩给搞定了。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呀? 甘茂,这位出身寒微却凭借才干跻身秦国权力中枢的丞相,此刻正深陷政治漩涡。 秦王借“公鸡蛋”发难,表面荒诞,实则是敲山震虎。 三日前,当秦王抛出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甘茂如坠冰窟。 他归家后茶饭不思,在书房内踱步至深夜。 绝望之际,他未曾料到,家中那个总爱蹲在庭院看蚂蚁搬家、年仅七岁的孙儿甘罗,竟成了唯一的转机。 他的孙子甘罗自幼聪颖绝伦,两岁能辨粮税之误,五岁能察军阵之缺。 他见祖父愁眉不展,便上前询问。 得知原委后,甘罗那双清澈的眼睛里并无惧色,反而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他拽着祖父的衣袖,用孩童最朴素的逻辑说道:“爷爷,母鸡下蛋,公鸡打鸣,各司其职,就像爹爹耕地,娘亲织布,总不能叫爹爹去织布吧?” 这简单的类比,让他恍然大悟。 甘茂看着孙子的脸庞,或许,这初生牛犊的赤子之心,真能解开这死局? 在甘罗的再三恳求下,甘茂最终默许了这个看似儿戏的计划。 于是,咸阳宫大殿上,七岁孩童开始了质疑王权的惊世一幕。 甘罗走到大殿中央,并未如成人般行跪拜大礼,只是挺直小小的脊梁,仰头直视秦王,声音清亮如玉石相击。 “回大王,我爷爷在家生娃呢,实在脱不开身!”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大臣们面面相觑,有人惊愕,有人憋笑,更有人为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孩童捏了一把冷汗。 秦王先是一愣,随即拍案大笑,“荒谬!黄口小儿,信口雌黄!男人岂能生娃?” 他眼中带着戏谑与愠怒,仿佛在看一场闹剧。 然而,甘罗等的就是这一问。 他反而向前一步,带着孩童特有的天真与锐利:“大王说得对!男人不能生娃,那公鸡怎么能下蛋呢?” 话音落下,刚刚满殿的窃笑与私语瞬间消失。 大臣们脸上的表情从惊愕转为难以置信的震撼,秦王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 他开始真正审视起眼前这个还不及他腰间高的小小孩童,那直指核心的诘问,像一把无形的利剑,瞬间刺穿了他的虚伪。 秦王他俯视着这个胆大包天的孩子,声音里听不出喜怒:“你叫什么名字?” “甘罗。” 孩童的声音清脆,毫无惧色。 秦王沉默片刻,说道:“你比你爷爷聪明。” 这声评价,重若千钧。 秦王抱着甘罗,转身面向群臣,朗声道:“这孩子说得对!公鸡下蛋,本就是寡人一时戏言,强人所难了。” 一场足以倾覆甘氏家族的政治危机,竟被一个七岁孩童轻松化解。 秦王非但没有降罪,反而对甘罗的机敏大加赞赏。 消息传回甘府,忧心如焚的甘茂几乎瘫软在地。 当看到孙儿笑嘻嘻地扑进自己怀里时,这位历经风浪的老臣不禁老泪纵横。 那枚未曾寻得的“公鸡蛋”,最终孵化出的,是甘罗惊世才华的初啼。 此后,他的孙子甘罗的天赋在宫廷的沃土中迅速生长,不仅博览群书,更对天下大势、纵横捭阖之术展现出超乎年龄的领悟力。 秦王对这个少年奇才愈发器重。 仅仅五年后,十二岁的甘罗便迎来了他人生最耀眼的舞台。 当时,秦国意图联合燕国攻赵,需派重臣张唐出使燕国。 然而张唐因曾得罪赵国,恐途经赵国时被杀,坚辞不行。 相国吕不韦束手无策时,已是吕不韦门客的甘罗主动请缨,愿去说服张唐。 面对这位功勋卓著的老臣,甘罗并未怯场,他巧妙地运用了对比与归谬。 先问张唐之功绩与武安君白起孰高? 张唐自认不如。 再问昔日秦相应侯范雎之权势与今日吕不韦孰大? 张唐承认吕不韦权势更大。 甘罗随即点出要害,一席话如醍醐灌顶,张唐悚然而惊,立即答应出使。 甘罗更向吕不韦请求先行出使赵国,面对赵襄王,这位十二岁的少年使者气度从容,谈笑自若。 他洞悉赵王对秦燕结盟的恐惧,以三寸不烂之舌游说赵王。 甘罗以一人之力,一番言辞,为秦国赢得十六城之地,其功勋震动朝野! 捷报传回咸阳,秦王大喜过望。 他兑现承诺,破格封年仅十二岁的甘罗为上卿,并将当年甘茂的田宅悉数赐还。 甘罗,这位七岁时以一句“男人不能生娃,公鸡岂能下蛋?” 这位震动朝堂的神童,在十二岁这年,便登上了无数人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政治巅峰,成为战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丞相”。 他的智慧,源于孩童未被世俗蒙蔽的清澈目光,直指事物最本真的道理。 主要信源:(文献——《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战国策·秦策》)
公元前249年,秦王对丞相甘茂说:“寡人要吃公鸡蛋,3天内必须找来!”。甘茂一愣
炎左吖吖
2025-07-08 12:41:55
0
阅读: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