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还是妥协了!7月3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正式签了字,允许把国内矿产开采挣来的钱

静雅云影伴霞翩 2025-07-08 10:49:10

最终还是妥协了!7月3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正式签了字,允许把国内矿产开采挣来的钱直接打给美乌两国合办的重建基金!这事儿说白了就是把乌克兰挖矿赚的钱拿出一半交给美国一起管。 自 2022 年战争爆发以来,乌克兰的基础设施被严重破坏,经济几乎瘫痪。为了维持战争和国家运转,乌克兰高度依赖美国的军事和经济援助。 到 2025 年,美国累计向乌克兰提供了超过千亿美元的援助,这些钱不是白给的,美国一直想从乌克兰身上拿到实实在在的回报。 美国盯上的是乌克兰丰富的矿产资源。乌克兰拥有全球 5% 的关键矿产,像稀土、锂、石墨这些资源,对现代工业和高科技产业至关重要。美国早就想染指这些资源,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削弱俄罗斯的资源优势。 谈判过程并不顺利。美国最初提出的协议草案要求乌克兰将矿产收入的 50% 永久转入美乌基金,还要求美国拥有基金的主导权,甚至想把乌克兰的部分国有矿产企业私有化。 泽连斯基一开始拒绝签署,因为这相当于把国家资源拱手相让,但美国以切断军援相威胁。在战场上节节败退、经济濒临崩溃的压力下,泽连斯基最终还是妥协了。 协议的核心内容是成立美乌重建投资基金,双方各占 50% 的管理权。乌克兰将新矿产许可证收入的 50% 投入基金,用于乌克兰的重建项目,前 10 年利润不分配。 表面上看是平等合作,但实际操作中,美国通过控制基金的投资方向和管理机制,掌握了主动权。比如基金的投资决策需要双方同意,但美国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施加影响,乌克兰在经济上的弱势使其很难真正平等参与。 对乌克兰来说,这是一把双刃剑。短期来看,协议可能带来一定的投资和技术支持,有助于战后重建。 但长期来看,乌克兰将失去对部分矿产资源的控制权,未来的经济发展可能受到美国的制约。 更严重的是,协议涉及俄罗斯占领区的资源分配,规定如果乌克兰收复这些领土,资源收入的 66% 要归属美国。这不仅是对俄罗斯的挑衅,也让乌克兰在领土问题上更加被动。 俄罗斯对协议的反应非常强烈。普京明确表示,俄罗斯不会承认协议的合法性,并称乌克兰的行为是 “经济投降”。俄罗斯控制着乌克兰东部的部分矿产资源,未来可能会采取更多措施阻止协议的实施,比如加大军事压力或通过外交手段孤立乌克兰。 欧盟对协议的态度比较复杂。一方面,欧盟希望乌克兰尽快恢复稳定,支持乌克兰的重建;另一方面,欧盟担心美国通过控制乌克兰的资源,进一步扩大在欧洲的影响力,损害欧盟的利益。 欧盟曾提出与乌克兰在矿产资源领域合作,但被美国抢先一步。现在欧盟只能在一旁观望,试图通过其他方式维护自己的利益。 乌克兰国内对协议的争议很大。一些人认为这是无奈之举,为了换取美国的支持,不得不牺牲部分利益。但更多人批评泽连斯基政府的妥协,认为这是对国家主权的严重侵犯。 有议员直言,这是 “另一个国家在利用乌克兰的弱点”。民众也普遍认为协议带有 “剥削性质”,担心未来的资源收益被美国拿走,而乌克兰得不到足够的好处。 从国际层面看,这个协议暴露了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双重标准。美国一边高喊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一边通过经济手段控制乌克兰的资源,这种做法让很多国家对美国的真实意图产生怀疑。 同时,协议也加剧了大国之间的博弈,俄罗斯、欧盟和美国围绕乌克兰的资源展开了新一轮的较量。 总的来说,泽连斯基签署这个协议是在战争压力下的无奈选择。虽然短期内可能缓解乌克兰的经济困境,但长期来看,这将对乌克兰的主权和经济发展造成深远影响。 乌克兰在这场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未来如何在维护国家利益和争取外部支持之间找到平衡,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0 阅读:11
静雅云影伴霞翩

静雅云影伴霞翩

静雅云影伴霞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