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了!”贵州榕江,70岁农民听说村里要给前线抗洪战士做饭,他二话不说,立即扛30斤新打的大米跑过来捐,哪知,志愿者却劝他拿回去自己留着吃,谁料,他却说:我老了少吃一口没事!网友:他是最朴素善良的农民老百姓!! 贵州榕江县忠诚镇锡庆村,一位70岁的老人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他叫石松福,一位普通的农民,家中仅有几亩薄田,生活拮据,穿着补了又补的旧衣,依靠这片贫瘠的土地维持生计。 儿女在外打工,生活条件好一些,而他始终坚守着这片土地,过着简单而平凡的日子,就是这样一个朴实的老人,在洪灾肆虐,抗洪战士们昼夜奋战的关键时刻,扛起了30斤刚打的新米,毫不犹豫地送往前线,成为了温暖千万网友心灵的感动源泉。 石松福的生活很平凡,每年靠着田里的庄稼过日子,日子虽不宽裕,却自给自足,秋收后,新米是他全家最宝贵的“储备粮”,每一粒米都凝聚着他一年辛苦劳作的汗水。 这天,村里发出号召,呼吁大家为奋战在抗洪前线的战士和受灾群众捐赠物资,石松福听闻,心里便一阵激动,家中虽然清贫,但他知道,自己能做的,也许只是拿出一袋新米,用微薄的力量为守护家园的人们出一份力。 走进自家小屋,米袋已所剩无几,只见陈年发黄的陈米存放一角,平时他都舍不得吃,可他没有退缩,扛起沉重的30斤新米,艰难但坚定地踏上了前往镇上救助点的路。 他脚踏洗得发白的老胶鞋,鞋底沾满泥巴,衣服褴褛,肩膀因负重微微弯曲,但目光却透着坚定与温暖。 走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石松福的步伐缓慢却稳健,路过熟人时,他笑着说:我这把老骨头,扛点米去给抗洪的娃娃们,他们拼命守护咱们的家园,这点心意不能少。 熟人劝他别太累,劝他把米留给自己,他却摇头坚决道:我老了,少吃一口没关系,但他们不能饿着肚子干活。 这一番话,让周围人无不动容,来到救助点,志愿者们看到老人肩上的米袋,既心疼又感动,赶紧劝他留下米自己吃,石松福却执意捐出那沉甸甸的一袋新米,眼中满是对抗洪战士们的敬意和关怀。 志愿者们小心翼翼地接过米袋,将这份真挚的心意写进捐赠登记簿,老人微笑着确认了自己的名字,虽年迈,但那份责任感丝毫未减。 这场突如其来的洪灾,撕裂了家园,也考验着人们的意志和团结,在这场灾难中,前线的抗洪战士们日日夜夜奋不顾身,而像石松福这样默默无闻的后方群众,也用自己的方式贡献着力量。 石松福的故事迅速传遍了村庄,甚至登上了网络,网友们纷纷留言称赞:“这才是最朴素善良的农民老百姓!”“70岁的老人,扛着30斤米,不仅是粮食,更是大爱和责任。” 在他的带动下,村里更多人加入了支援抗洪的行列,有人捐蔬菜,有人送饮用水,一点一滴汇聚成温暖的洪流,支持着前线。 石松福的生活条件并不富裕,衣着简单,田地不多,每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但在灾难面前,他把个人的艰难抛诸脑后,毫无保留地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他的行为不需要华丽的语言去修饰,也无需任何外界的奖赏,这份纯粹的善良,质朴的爱心,是社会最宝贵的财富,它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困苦,只要心怀善念,每个人都能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泪目了!”贵州榕江,70岁农民听说村里要给前线抗洪战士做饭,他二话不说,立即扛3
峰哥正读史
2025-07-08 09:52:35
0
阅读: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