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说:“我死后,财产全捐了,一分不留。”他的做法,是有钱人应该学习的,202

红尘墨色染 2025-07-07 13:43:22

陈光标说:“我死后,财产全捐了,一分不留。”他的做法,是有钱人应该学习的,2025年6月这次面对洪水,陈光标又捐了2000万的物资,这不知道是陈光标第几次捐款了,到现在为止,陈光标已经累计捐款捐物总价值40多亿了,这个数字绝对是天文数字。 陈光标的话,从来都不是说着玩玩…… 前段时间,贵州榕江洪灾如同猛兽一般汹涌而来,即便当时榕江群众已经收到消息做出了准备,但洪水来势汹汹,将人为做出的努力冲刷的连渣都不剩。 一时间房屋倒塌,街道上泥水遍布,志愿者们倾巢出动,无数人更是纷纷捐款,榕江水灾捐款潮“席卷”。 就在众人众志同城,力挺榕江度过这次自然灾害的时候,一个已经消失在公众面前的人物又出现了,这个人便是陈光标。 久未谋面的慈善家陈光标在得知榕江水灾后,第一时间就做出了表示,大手一挥就是整整2000万,位列个人捐款榜首,陈光标此举是真正心善,还是为了“扬名”? 实际上,答案早已经深入人心!陈光标为何热衷于做慈善,或许正是源于骨子里的善意…… 陈光标出生在江西泗洪一个极为贫困的家庭,在他两岁那年,家里没有吃的,哥哥和姐姐竟然因为缺少食物被活活饿死。 那个时候,陈光标还不懂什么是生离死别,只觉得日常陪伴自己玩耍的哥哥、姐姐不见了,父亲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母亲整日以泪洗面。 可即便家中这么穷困潦倒,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见到需要帮助的人,还是会毫不犹豫拿出家中仅有的存粮,善意也是在那个时候被刻进了骨子里。 小学的时候,陈光标用瘦削的肩膀挑水卖水,还用辛苦赚来的钱帮助同班同学。 老师第一次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自此,乐于助人的思想在他心中更加根深蒂固。 17岁那年,是陈光标一生当中的转折点,他开始用以往积攒的做生意经验干一些小本买卖,因为头脑聪明,又懂得灵活变通,短短的时间内,陈光标就成为了村里的万元户。 那年代,万元户稀罕的很,正常人的想法是什么?赚了钱,可以让钱生钱,可陈光标偏偏有些与众不同,直接拿出相当一部分捐给了当地的孤儿院,只给自己留下了一些做生意的本钱还有学费。 能挣钱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将钱“灵活运用”,花在该花的地方,才能窥探其人品好坏!陈光标一直用这句话来标榜自己。 不久后,陈光标拿出一部分钱上了大学,大学期间的一次外出,陈光标接触到了医疗设备,于是头脑灵活的他将目光放在了医疗设备上面,后续更是直接成立了公司,年收入高达千万。 巨大的成功让陈光标没有得意忘形,反而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钱从哪来,就回到哪去。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却很难,谁会愿意将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钱都捐出去呢?陈光标愿意。 2003年爆发的非典,让陈光标下定决心开始在慈善事业发光发热,如果一个企业只想着挣钱,而不顾群众死活,是否有些过于“自私”? 陈光标不对别人道德绑架,但他自己对做慈善却心甘情愿,自从走上慈善之路,在各大灾害现场,总是能经常看到陈光标的身影。 最令人感动的还是,2008年汶川地震,陈光标得知后马不停蹄带着志愿者、医疗团队、赈灾物资前往第一现场,而陈光标本人也亲自参与到救援工作中。 干净的指甲里嵌满了泥巴,衣衫上一片脏污,被汗水湿透,胳膊上青一块、紫一块,甚至渗出血迹,陈光标在废墟之中,救出了一个又一个被埋藏在地下的孩子。 他的眼中只有悲天悯人的善良,他救了多少个孩子,他自己都不知道,直到筋疲力尽,瘫倒在地上,嘴里还在不停念叨着救人。 每一次捐款,陈光标总是异常“高调”,这也让很多人认定陈光标此举是为了“出名”,一面“现金墙”让陈光标站在风口浪尖,不明真相的人对陈光标肆意攻击、辱骂…… 陈光标做的一切似乎都被“抹去”,他从人前退居“人后”,开始种田,可却又时时刻刻关注各地的灾情,总在第一时间做出善举,与帮助那些在苦难中苦苦挣扎的人。 信息来源:百姓就业

0 阅读:201

评论列表

战神

战神

2025-07-07 14:19

[赞][赞][赞]

梦想成为曹孟德

梦想成为曹孟德

2025-07-07 14:20

彪哥牛逼👍

红尘墨色染

红尘墨色染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