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绝对不会买歼10C战机,也不会买052D战舰,也不会买什么防空导弹,一句话就是啥都不会买!伊朗面对英美的卑微,面对中国的自傲,是一体两面的事。这次伊朗被以色列和美国痛打,也很难有什么改变。其实伊朗要的不止是战斗机,而是瞄着战机生产线。中东国家里,伊朗和土耳其是有雄心的伊斯兰国家,不会轻易服输。 伊朗这种态度背后有着深刻的根源,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时期,伊朗曾从中国购入歼-7战斗机和反舰导弹,但实际使用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歼-7作为轻型战机,性能远不如当时伊朗从美国获得的F-14“雄猫”,而CM-801反舰导弹在伊朗擅自改动导引头后试射失败,更被误解为“中国武器不可靠”,从此在伊朗军方心中埋下了不信任的种子。 更关键的是,伊朗对军工自主有着近乎执念的追求。只要有可能,伊朗就选择自主研发;实在需要采购时,也必定要求技术转让或进行逆向仿制。例如中国过去提供的导弹,几乎都被伊朗拆解研究并本土化,最终推出了“法塔赫”系列导弹和“努尔”反舰导弹。这种“拿来即仿”的做法,自然让中国在出售尖端装备时格外谨慎。当伊朗提出以石油换取歼-10C整条生产线时,中方出于技术保护与地缘平衡考量,只能拒绝——毕竟即使亲密如巴基斯坦,也仅获得组装许可而非全套技术。 在战略上,伊朗长期将俄罗斯视为首要合作伙伴,尤其在防空领域。伊朗将有限的军费集中投入购买俄制S-300和S-400系统,甚至宁愿等待迟迟不交付的苏-35战机,也不愿转向中国同类装备。这种选择背后既有历史惯性,也隐含伊朗对俄罗斯军工体系的信赖。然而俄乌冲突暴露出俄制武器在实战中的短板,使伊朗陷入被动:防空系统难以拦截以色列F-35突袭,老旧战机群在现代化空战中形同“活靶子”。 讽刺的是,伊朗在无人机和导弹领域却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受西方制裁倒逼,伊朗专注发展低成本、高针对性的非对称武器,如“见证者”系列无人机和“征服者”弹道导弹。这些装备在也门、叙利亚战场表现亮眼,甚至通过胡塞武装实现了全球首次反舰弹道导弹命中移动目标的实战纪录。这种“以小搏大”的成功,进一步强化了伊朗对自主路线的信心,使其更不愿依赖外来高端装备。 反观中东其他国家,埃及已列装中国红旗-9BE防空系统并与空警-500预警机联网,沙特等国也对歼-10CE战机兴趣浓厚。这些国家选择中国武器,看中的是完整作战体系与无政治附加条件的合作。而伊朗的“孤傲”,本质上源于其地缘野心——它要的不是一两件武器,而是成为区域技术极,通过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影响全球能源格局。因此即便遭遇空袭重创,伊朗仍在推进国产无人机航母、高超音速导弹等项目,其军工逻辑始终清晰:可以战术妥协,但绝不让渡战略自主。这种倔强,恰是中东棋局中最不可预测的变量。
伊朗绝对不会买歼10C战机,也不会买052D战舰,也不会买什么防空导弹,一句话就
牛掰人物
2025-07-07 12:50:31
0
阅读:53
來几句
不是不买是我们不能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