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大军4000辆坦克,还有洲际导弹,朝鲜算得上亚洲军事强国吗?朝鲜的纸面军力有多夸张,现役百万兵力,坦克多达4000辆,甚至还掌握了洲际导弹技术,那他们能算得上是亚洲军事强国吗? 在国际舞台上,朝鲜的军事力量一直是个独特的存在。 谈及朝鲜,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百万大军、数千辆坦克乃至洲际导弹的形象,这些数字听起来确实惊人。 不过拥有如此庞大纸面军力的朝鲜,究竟算不算亚洲的军事强国?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与第一印象大相径庭。 从数量上来看,朝鲜的兵力的确是相当庞大的。 其陆军现役正规军接近120万,位居世界前列。这意味着平均每25个朝鲜人中就有一名军人,比例之高堪称世界之最。 此外,还有超过600万的预备役,以及“红色青年近卫军”、“工农赤卫军”等千万级别的民兵组织。 从理论上来说,只要开战,他们就能很快变成正规军。 还有大量的装备。估计朝鲜军队有3500到5000辆坦克,很多是本土的“天马虎”和“暴风虎”。 海军虽只有6万人,但各型舰艇总数也约有200艘。 空军规模更是达到11万人,作战飞机、轰炸机、运输机等合计近千架,数量上甚至超过了韩国。 为了展示实力,朝鲜陆军时常举行大规模演习,坦克部队的出镜率极高,表面看似乎颇具威慑力。 而一旦将审视的目光从“数量”转向“质量”,这些纸面上的辉煌便显得黯淡。 首当其冲的是士兵的基本生存状况。 多年前就有报道指出,一些朝鲜士兵会越过边境,到中国村镇抢劫食物。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后勤保障的困境,士兵们普遍面临着温饱问题。 再看单兵装备,其步枪主要是仿制自AK-47和AKM的型号,不仅继承了原型后坐力大、精度不佳的缺点,连坚固耐用的核心优势也未完全掌握。 至于防护,大部分士兵头戴的仍是老式钢盔,身上的简易防弹插板更多是一种心理安慰。 在寒冷的冬季,他们缺乏现代化的保暖军服,只能依靠传统棉衣,穿少了无法御寒,穿多了又严重影响行动。 常规武器的状况则更加堪忧。 虽然陆军的坦克很多,但大多都是一些老式的坦克,比如T-54、T-55和T-62。 这些坦克的火力和防护在现代反坦克武器面前不堪一击,而简陋的火控系统使其几乎不具备夜战能力,在夜间战场上形同“睁眼瞎”。 部署在边境的大量牵引式火炮与火箭炮,虽然射程号称能覆盖首尔,但技术含量低,精度差,机动性弱,极易在飞行途中被现代防空系统拦截。 朝鲜陆军的战术思想,似乎仍停留在“人海战术”的阶段,与现代战争的要求已然脱节。 陆军如此,海空军的状况也大同小异。海军规模不小,却基本没有远洋作战能力,任务仅限于近海防御和渗透。 其主力舰艇排水量仅数百吨,武器系统技术老旧,几乎还停留在二战水平。 即便进行过改造,有限的资金也让它们无力换装现代化装甲,更不用提隐身设计,一旦开战,这些舰艇无异于“活靶子”。 空军的窘境则更为突出,至今仍以二代机为骨干,最先进的战机不过是上世纪80年代的米格-21和米格-23。 更致命的是,预警机、加油机、电子战飞机这类现代空战的力量倍增器,朝鲜空军一样也没有。 其年均飞行训练时数尚不足50小时,而韩国达200小时,美国达300小时,相较之下差距悬殊,由此亦可见其实际战斗力之状况。 朝鲜军事力量最致命的短板,或许是它的防空系统。 由于技术陈旧,其雷达系统反应迟缓、精度不高,不要说应对F-35这样的隐身战机或巡航导弹,即便是小型无人机,都难以有效发现和拦截。 当然,朝鲜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的。 其开发的“火星”系列洲际导弹和为数不多的核武器,是它唯一能向外界展示的真正威慑。 不过即便是这些“王牌”,其可靠性也存在疑问。 导弹的打击精度误差据信在数百米级别,且从未有过实战记录,历次试射中也屡有失败。 这一切不禁让人联想到2003年的伊拉克。 当时伊拉克的军队规模和装备数量虽不及今日的朝鲜,但也堪称地区一霸。 结果众所周知,在现代化军事力量面前,萨达姆政权迅速瓦解。 这引出一个根本问题:在巨大的技术代差面前,30万和100万的兵力,区别真的有那么大吗? 恐怕答案是否定的。 综合来看,朝鲜的常规军事水平,只能算是“三流”,与真正的军事强国相去甚远。 它在国际上的威慑力,主要源于那份神秘且有限的核武库,而非那支庞大却早已过时的常规军队。
朝鲜“金斯坎德尔”导弹将返销俄罗斯,这款新型战术弹道导弹,携带一枚4.5吨级超大
【5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