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还是妥协了!7月3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正式签了字,允许把国内矿产开采挣来的钱直接打给美乌两国合办的重建基金!这事儿说白了就是把乌克兰挖矿赚的钱拿出一半交给美国一起管。 主要是不卖不行了。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直接损失已达1760亿美元,未来十年的复苏与重建总成本更是高达5240亿美元,约为该国2024年预计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2.8倍。战争让乌克兰的基础设施几乎成了废墟,电力系统频频被攻击,工业生产停摆,粮食出口受阻,经济濒临崩溃。在这样的绝境下,乌克兰急需外部援助来维持运转,而美国的态度却在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发生了转变,通过暂停军援等手段强力施压,迫使乌克兰在资源协议上妥协。 美国的算盘打得很精。自2022年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美国已向乌克兰提供超过72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如今要求乌克兰以矿产资源作为回报,既能实现对乌援助的“回本”,又能争夺关键矿产进行战略布局。新签署的《美乌重建投资基金成立协议》规定,美乌共同创建乌克兰重建投资基金,乌方将新许可证收入的50%注入该基金,由两国共同管理。虽然协议强调乌克兰保留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但美国通过提供技术和投资,实际上掌握了资源开发的主动权。 这一协议的影响深远。俄罗斯对此强烈反对,认为这是美国在“破坏乌政权”,乌克兰不得不用矿产资源抵偿美国军援。国际社会也对协议的实际效果持怀疑态度。矿产咨询机构分析指出,开发乌克兰多数矿产资源缺乏经济可行性,且基础设施受损和安全前景不明,投资者可能持谨慎态度。英国基准矿业情报公司矿产主管亚当・韦布直言:“如果有人认为所有矿产会从乌克兰立即运出,那纯属做梦。” 对乌克兰而言,这是一场无奈的博弈。虽然协议未提及债务义务,且美国可能提供新的军事援助,但乌克兰放弃了要求美国做出具体安全承诺的立场,在主权问题上做出了让步。更关键的是,部分潜在利润丰厚的矿产目前处于俄罗斯控制地区,实际开采困难重重。乌克兰在这场交易中看似获得了经济支持,实则陷入了更深的依赖。 美乌矿产协议的签署,既是乌克兰在战争压力下的妥协,也是美国地缘政治战略的体现。这场资源争夺背后,是大国博弈的残酷现实,而乌克兰民众的苦难,或许才是这场协议最沉重的代价。
乌克兰为啥不投靠俄罗斯?那样不是也能保住安全吗?说白了,乌克兰真要靠向俄罗斯,日
【65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