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炸了!美国要立法对买俄油国家收500%关税,印度外长回怼:走着瞧! 印度方面也在积极应对近期与美国关系中的摩擦。印度外长苏杰生近日会见了美国参议员格雷厄姆,在会谈中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印度在能源与国家安全方面的关切。他表示,相关问题双方已经沟通清楚,若未来局势发展至某一步,印度也有相应的应对准备。这番话颇有“见招拆招”“兵来将挡”的意味。 事情的起因是美国参议员格雷厄姆提出一项新法案,拟对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和其他资源的国家征收高达500%的关税。若该法案实施,将对包括印度在内的多个国家构成巨大压力。举例来说,若印度每月从俄罗斯进口100万桶原油,按100美元一桶计算,仅关税部分就将高达5万美元一桶,这无异于以“保护费”的方式逼迫其他国家中止对俄能源依赖。 更令人关注的是,该法案在参议院获得了压倒性支持——100名参议员中有80余人联名支持。这意味着,即使总统否决,国会也有能力重新通过该法案。显然,美国的这一动作为的是联合盟友加强对俄施压,试图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能源脱俄”的共识与行动。 但对印度来说,局面远不简单。当前印度国内油价高企,民众生活成本承压,而俄罗斯的石油不仅价格相对低廉,运输距离也更具优势。据统计,印度目前超过20%的石油进口来自俄罗斯。一旦遭遇关税打击,印度面临两难:要么支付高昂成本,推高国内通胀,引发社会不满;要么减少进口,但又难以快速找到足够的替代能源,中东石油虽可选,但价格更高、运输更远,供应链也将受到严重冲击。 因此,苏杰生所说的“走到那座桥再过桥”,实则是印度对复杂局势的冷静应对与权衡。一方面,印度清楚自身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难以在短期内完全替代;另一方面,在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多边平台上,印度也有自身的战略空间和外交资本,完全“选边站”显然不符合其国家利益。 接下来,局势走向将取决于美国在实际执行中是否留有灵活空间。印度显然不愿被动接受强硬政策,而是在积极寻求对话与博弈的空间。正如这场外交角力所展现的——大国之间的互动本质就是“互相拿捏”。美国或许意在以关税为筹码,而印度也不会轻易就范,势必会在下一轮谈判中争取更多主动。 至于最终谁将占据上风?答案或许还需时间给出。国际格局变化莫测,今天的强硬未必是明天的结局,未来的发展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