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这波操作,真把车评圈的底裤给掀了。800块就能请动大V站台?搁以前想都不敢想,如今成了公开的秘密。车企乐了,成本压到脚底板;车评人懵了,身价被卷成白菜价。 说白了,这行当的遮羞布被扯掉了。车评人天天走钢丝:吹狠了观众骂恰饭,说真话金主立马翻脸。消费者呢?心里门儿清这些评测掺着水分,可又懒得自己翻参数,就图个快速参考。但麻烦的是,某些车评人自己天天开百万豪车,嘴里的“动力够用”,到咱普通人手上可能就剩“干吼不走”。 小米入场就像扔进鱼塘的深水炸弹,炸出一池子浑水。有人闭眼吹,有人鸡蛋里挑骨头,流量是吃饱了,客观性早喂了狗。消费者现在也精了,知道看销量榜单比看天花乱坠的评测实在,查真实车主吐槽比听专业话术靠谱。 车评人的话?当个背景音就好。真想买车,捂紧钱包去4S店踩两脚油门,比刷一百个测评视频都强。自己的屁股该坐什么车,还能让别人替你做主?这年头,信弹幕不如信自己试出来的脚感。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雷军为什么不造10万级小车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如果你先出个10万的车,然
【58评论】【15点赞】